刘渊然

明朝时期的道教长春派祖师
刘渊然(1351~1432年),祥符宫道士,道号体玄子,是道教长春派创始人。他先受业于胡、张二师,后师事赵原阳。赵原阳认为刘渊然具有修道的潜质,带他到金精山传授了多种道术,包括玉清宗教社令烈雷和玉宸黄[]太极等书的知识。刘渊然能呼召风雷,役活鬼物,并且他的道术经常得到验证。他还著有《济急仙方》一卷。刘渊然被尊称为高道,并在明太祖朱元璋面前展示了他的道术,得到了赏识。然而,他在永乐元年因得罪权贵而被[zhé]龙虎山和云南龙泉观。在云南期间,他广收门徒,扩建真武祠[1][2]1425年,他被召回北京,住在洞阳观,并被尊称为冲虚至道玄妙无为光范演教长春真人[3][4][5]刘渊然晚年告老离朝,荐其徒邵以正以代之,并且获得了明宣宗的赏识,被封为大真人。[6][7][8]他在晚年强调忠孝为修行的基本原则。刘渊然于明宣德七年去世。[9][10]

生平经历

明洪武二年(1393年),朱元璋慕其名,召至京城,赐号“高道”,[zhuó]道录司右正一,永乐初年升左正一。朱元璋命其“建金箓大斋”,从而出现了“[]泉,甘露,鸾鹤”的祥瑞,赢得朱元璋的宠信。嗣因得罪朝中权贵,被谪至滇,先后在真武祠和黑龙潭龙泉道院传教,收门徒百余人。刘渊然精通道教经典,道行精妙,“凡滇民有大灾患者,咸往求济,无不得所愿欲。”并在龙泉道院以道教符箓大书“万物滋生”大碑,因刻工和视觉关系,碑有立体感,故昆明人习惯称之为凸字碑。原碑已毁,现碑为清嘉庆三年(1789年)追[],为道教重要文物。
洪熙元年(1425年),刘渊然还朝受封,赐号“冲虚至道玄妙无为光范演教长春真人”,[gào]加“庄静普济”四字,“领天下道教事”,成为全国道教领袖。刘渊然荣耀不忘第二故乡昆明,奏请明仁宗皇帝,改真武祠为真庆观,龙泉道院为龙泉观。并奏请立云南大理、金齿(今保山)三道纪司,以植根其教派。宣德七年(1432年),刘渊然卒于金陵(今南京),但其创立的道教长春派与吕洞宾为祖师的天仙派,丘处机为祖师的龙门派同为明清云南道教的三大教派,尤以长春派在昆明流传最广。该派的最大特点为注重符箓、驱邪赶魔、崇尚医术等。
刘渊然弟子众多,以邵以正、蒋日和、徐道广、芮道才、李道如最为有名。其中邵、蒋二人为名闻全国的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