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箓

符箓派道士的基本功之一
[]道教符箓派道士的基本功之一,是符与箓的统称。符又称神符、秘符、道符、符咒,流传在民间巫师中的则称为巫符,是召劾鬼神和镇压邪气的工具;而箓又称为宝箓、法箓、秘箓、道箓,是道教团体成员身份的凭证和行法的依据。[1]
道教符箓源于人类早期对自然神力的崇拜,受古代虫书、篆书的启发。[3]并与汉代儒学中展示上天的意志的“篆图”有关。[4]东汉已经是有系统的一套神符。[5]同时符篆与古文字关系密切,隶书秦朝发展至东汉,已经逐步成熟,进一步丰富了符箓的表现形式。[6][3]魏晋南北朝以后的道书又把符与精气学说结合在一起,认为符由天上的云气自然结成,由上天书写。[5]南宋时期,南宗道教兴起,该派别将内丹修炼与符箓结合,符箓与内丹的结合形成了“内炼成丹,外用为法”的基本思路。[7]后第三十代正一天师(1092-1127)学行当时盛行的新符箓“神霄雷法”,补足了正一道传统符箓中缺少“雷法”的缺陷。[8]
常见的符包括开心强记符、扁鹊救卒死符、理瘟病符、理百病符、镇心符、求官符、利蚕符、田种符、解悲思符、安宅符等,常见的箓包括太上正一童子将军箓、太上正一三将军箓、太上正一九天兵符箓等,[2]书符工具中最常见的是笔,手、剑、令牌、墨汁及调成的朱砂也时有用到,后世常见的符一般是使用朱砂写在用姜汁泡成黄色的纸上。纸帛、虚空、水火等没有实迹的载体以及石壁、木简、铁札及其他实物都是常见的书写载体,符的施行方式常用有服符、贴符(或置符,包括直接书于法器等)、焚符三种。[9]

定义

符箓是道教符箓派道士的基本功之一,是符与箓的统称。符又称神符、秘符、道符、符咒,流传在民间巫师中的则称为巫符,是召劾鬼神和镇压邪气的工具;而箓又称为宝箓、法箓、秘箓、道箓,通常绘有神灵官吏的名字以及相应的符咒和神灵的图像,是道教团体成员身份的凭证和行法的依据。[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