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玉县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下辖县
墨玉县,1919年置县,因喀拉喀什河而得名,意为“黑色的玉石”。其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东以喀拉喀什河为界与和田县、洛浦县相望,西临戈壁与皮山县接壤,南抵喀喇昆仑山北麓北入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与阿瓦提县相邻,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1][2]
墨玉县辖5镇11乡3街办,[3]地势南高北低,海拔在1120-3600余米之间,南部为山腰起伏山区,中部为洪水冲积扇平原[4]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石膏、玉石、石灰岩、建筑用砂等矿产资源丰富,是和田地区重要的矿产资源产地,丰富的矿产资源为矿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5]全县总面积2.56万平方公里,其中平原绿洲占5.9%,山地占8.5%,沙漠占85.6%。,居住着汉族维吾尔族回族哈萨克族等21个民族,是多民族聚居城市,素有“长寿之乡”“墨玉之乡”“维药之乡”“桑皮纸之乡”美称。[2]
墨玉县汉唐时期,归于[tián]国统辖,汉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西汉王朝西域设立西域都护府。西汉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于阗王接受汉王朝印绶,下属官员由汉王朝授予官职,完善汉王朝在西域的统治。东汉时期,西域有55国,于阗仍为大国。到东汉中期,于阗国更加强大,相继吞并精绝、戎卢、渠勒、皮山、扜弥等国,从精绝至莎车十三国皆服从于阗。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高宗在于阗设毗沙都督府,分境为十州隶属于安西都护府[6]
2020年,墨玉县实现脱贫摘帽,退出贫困县序列。[7]

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