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化镇

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下辖镇
昌化镇是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下辖镇,是浙西边陲与皖南接壤的一个文化古镇。东距杭州城区60公里,西距安徽黄山130公里,南距千岛湖60公里,地处杭州至黄山黄金旅游线的中心位置。[1][2][3]
昌化镇地域面积232.6平方公里,全镇主要有精密元器件、五金加工、家具制造、农特产品加工、水力发电等五大产业,拥有浙江新剑精密制品有限公司、杭州华通精工器件有限公司、杭州临安钟表有限公司、杭州红桃莱博瑞家具有限公司等一批知名企业,由于钟表螺钉部分零部件销售量占国内外市场的80%,2014年荣获“中国钟表配件之乡”称号。山核桃和竹笋是昌化农业的传统主导产业,水果、花卉、高山蔬菜、畜牧、养殖、中草药是新兴的特色产业。昌化是浙西商贸集散地,房地产、金融、保险、电子商务、信息物流、商品批发零售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昌化镇境内环境优美,有五龙环治、双涧响空、紫峰插云、治泉飞雨、甲子飞高等旅游胜景。昌化镇境内盛产茶叶、笋干、山核桃等特产,更有享誉海内外的“国宝”——昌化鸡血石[1][2]
昌化镇是两昌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和重要的旅游、商贸集散地。[1]

历史沿革

昌化镇以旧县治得名,城垣建设稍迟,当在唐以后。据《浙江通志》:旧城为门三:东,趋京;西,三瑞;南,登龙;北负唐山不设门。后[],元至正十七年(1357)杨元者遣部将筑土城,自登龙门向东转唐山,西南至浒溪,周围七里,三门仍用旧名。明隆庆三年(1569),改东门趋京门为景华门。解放前,曾名昌城镇、武隆镇。建国后,称武隆镇。1959年,重设昌化镇。1960年,并入昌城公社。1968年,并入武隆公社。1973年,恢复昌化镇建制。1981年后,为昌化区公所和武隆公社驻地。1984年12月,撤销武隆乡并入昌化镇。1992年,撤销白牛乡并入昌化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