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力发电

将水能转换为电能的措施
水力发电(Hydroelectric Power[1]是水能的主要利用方式,简称水电。[2]
水力发电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水位落差,配合水轮发电机产生电力,也就是将水的势能转为水轮的机械能,再以机械能推动发电机从而产生电力。[2]水力发电优点明显,具有稳定性和持续性、发电成本低、灵活高效的特点,能带来综合性的效益。[3]但是缺点也很多,如对环境的影响,投资占比大、受环境的局限,以及对社会、对生物环境的影响。[3][4]
水电站按照集中水头的方式不同分为坝式、引水式和混合式三种基本方式。[2]截至2017年,中国水电装机达到3.41亿kW,居世界第一位.水能理论蕴藏量为6.76亿kW,居世界首位,其中可开发的为3.79亿kw,可开发的年发电总量为1.92万亿kw·h。[5]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国的电力市场形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由过去电量和容量“双缺”演变为电量相对过剩和调峰容量严重不足,这给水电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6]

历史沿革

水力发电是在古代先民利用水的浮力使木船航行、用水车磨米、用潮汐磨面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