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累

马尔代夫的首都及人口最多的城市
1
2
马累迪维希语:މާލެ;英语:Malé)位于北马累环礁的南部边缘,[19]马尔代夫的首都及人口最多的城市。[11] 截至2022年10月,马累总人口为211908人,面积约为8平方千米,马累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城市之一,马累岛是世界上人口密度第八大的岛屿。[4][20][9][10][11] 迪维希语是马累的官方语言,英语也是通用语言。[21][22]
马累在地理位置上属于北马累环礁,但在行政区划上马累并不属于北马累环礁管辖。马累的主岛是马累岛,马累在行政上分为6个行政区,其中4个行政区在马累岛上,第5个行政区是威利马累岛,第6个行政区是胡鲁马累岛,它是一个人工岛,2004年开始有人在岛上定居。[23]瑚湖尔岛(Hulhule),又称机场岛,也隶属于大马累管辖。[7]通过填海造陆,马累岛的面积扩大了许多。[24] [11][25][26]马累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分为旱季和雨季,全年气温相对稳定,平均最高气温为28℃,平均最低气温为26.8℃,年平均降水量略高于1613毫米。[5] [27]马累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有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海啸、淡水含水层枯竭、 珊瑚礁白化等。[28]
马累岛上第一批定居者是来自现代印度次大陆和斯里兰卡(古称“锡兰”)的德拉威人。至今,马累仍保留着德拉威文化和北印度底层人的文化。[29]大约在公元前三世纪阿育王时代,佛教传播到马累,马累有1400多年的佛教历史,虽然历史书籍上很少有记载,但确实留下了很多佛教文化遗产,包括文字、建筑、习俗等。[30]从1153年开始,马累经历了6个伊斯兰教朝代的更迭,直至1932年结束。[31]1968年,马尔代夫废除君主制后,时任总统易卜拉欣·纳西尔(Ibrahim Nasir)对马累进行了改造,拆除了皇宫、军事要塞和防御堡垒。[32]部分古建筑保留了下来,比如马累星期五清真寺(Malé Friday Mosque)等。[33] [34][35]多年来,马累一直是政治活动和历史里程碑事件的发生地。[36]
马累是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 心,一些南亚国家在马累设有银行,部分国家还在马累设立了常驻外交机 构。马累的第一产业较为落后,土地贫瘠,且面积小,椰子生产在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渔业资源丰富,盛产金枪鱼石斑鱼海龟玳瑁等。第二产业仅有小型船舶制造维修业,及海鱼和水果加工、编织、服装加工等手工业第三产业中,旅游业是第一大经济支柱,旅游收入对GDP的贡献率多年保持在25%左右。[1]马累岛建有港口,在对面瑚湖尔岛上建有维拉纳国际机场。[7][35]
马累的居民几乎全部是迪维希人,[37][7]他们的传统服饰有萨隆(Sarongs)和利巴丝(libaas),本土音乐舞蹈有博杜贝鲁(Bodu Beru),本土手工艺品有精美的木漆器[38][39][40]他们信奉伊斯兰教,不吃猪肉,不饮酒。[1][7]他们的主要宗教节日有开斋节圣纪节宰牲节等。[7]马累作为马尔代夫首都有很多旅游景点和旅游度假区,如星期五清真寺、马尔代夫国家博物馆、苏丹公园等。[41][42][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