掸族

分布在缅甸境内的泰民族
掸族(Tay)指分布在缅甸境内的傣民族[9]与中国的傣族,泰国的泰族,老挝的佬族,印度的阿洪族属于同源民族。[2]缅甸的掸族人口超过500万(2020年4月)。[3]主要分布在缅甸掸邦,在缅甸的其他省份,如克钦邦克伦邦曼德勒省勃固省伊洛瓦底省等也有少量的分布。[1]掸族属于蒙古利亚人种,掸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7]掸族有自己的文字,但多用于佛教经典[8]
掸族起源于古代中国的南部,是从百越族中逐渐分离出来的。后来从岭南[a]出发,途径云南文山西双版纳,少部分先民留在中国西南地区,大部分则继续往南方走,到达了现在的东南亚地区,并在此定居下来。[10]公元755年,傣掸民族的先民均处于南诏国的统治下。在元代缅甸的绝大部分掸族同云南傣族一样,依然在中国中央王朝的控制范围内。元末,麓川路土官思可法的四世孙思伦法,建立“麓川国”。中缅边境两侧的几乎所有傣掸民族地区均被“麓川”所兼并。1399年,明朝重新控制了傣族的广大地区。16世纪上半叶,缅甸东吁王朝兴起,开始向今缅甸掸邦地区和德宏境内侵扰。1764年至1770年,清朝发动两次征缅的战争,使傣民族大体上形成了今天这种分别属于中缅两国的傣掸民族的跨国境格局。[11]1885年,英国征服缅人后,占领缅北的掸族地区。[12]
1947年2月,掸族、缅族、克钦族代表和缅甸当时的临时政府签署了《彬龙协议》,同意建立统一的缅甸联邦,共同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13]1948年1月4日,缅甸宣布独立时,[3]掸族土司苏瑞泰当选缅甸联邦第一任总统。[14]但自1948年缅甸自英国独立以来,掸邦一直饱受武装冲突和贫困的摧残,分裂成不同军阀、毒枭与民族武装的山寨。他们互相攻打对方,也跟政府军对垒。1962年,缅甸国防军总参谋长奈温将军发动政变[15]在全国抓捕了一批少数民族的领袖。在一众土司相继入狱后,掸邦境内就出现了多个自卫部队,其后各主要武装力量合并成“掸邦民族军”。[14]1985年3月,出身掸族家庭的毒枭坤沙组建了“掸邦人民联合军”,并成立了“掸邦革命政府”。1993年12月,坤沙宣布正式成立“掸邦共和国”,并颁布了《掸邦共和国临时宪法》,首府设在贺蒙,坤沙自任总统和军队总司令。1996年1月5日,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坤沙同意放弃“掸国”独立。[16]
缅甸掸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4]教徒几乎占了掸族人口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掸族所居住的每一个村落,都有一座佛寺。[8]掸族民居,多用竹木建成,用草排盖顶。一般人家都有两层楼房,上层住人,下层饲养性备。[17]掸族的择偶方式主要是“串姑娘”,农村青年一般在15岁至16岁就会结婚,城里青年一般要到20岁左右。[2]掸族食物以大米为主。乡村掸人一日有三餐,爱吃糯米饭。掸族男子上穿衬衣,再套一件没有衣领的大襟或对襟短卦,喜穿宽大的土布裤子,用布或毛巾包头。掸族妇女喜穿白色或浅颜色的上衣,宽而薄的筒裙,用白花毛巾包头。[17]掸族重要的节日包括泼水节、点灯节等。[5][6]掸族以务农为生,农作物为大米,还种植油料作物、豆类、茶叶等。也有少数人兼营手工业或小本经营的商业。[8]2024年1月,尽管掸邦武装冲突暂时停息,但由于交通条件限制,粮食仍然短缺,当地居民表示他们面临着极高的货物价格。[18]

族名词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