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斡

徐斡
徐斡(170-217),字伟长,汉北海剧县(今山东昌乐县)人。东汉末学者、文学家、哲学家。“建安七子”之一。[1]现存有诗3首,赋1首及学术著作《中论》20篇。[2][3]

生平

聪慧好学

徐斡自幼勤奋好学。天资聪颖。人称他能通耳而识,过目不忘,教不再告,童年时已诵文数十万言。14岁读五经,发奋忘食,下惟专思,夜以继日。不到20岁,他已遍览经传,出口成章,操翰成文。《中论原序》文中称赞他:“志在总众言之长,统道德之微,耻一物之不知,愧一艺之不克,故日夜 []不暇食,夕不解衣。昼则研精经纬,夜则历观列宿,考混元于未形,补圣德之空缺,诞长虑于无穷,旌微言之将堕。”“考其德行文艺,实帝王之佐也。”他的青少年时期,正值东汉末年,当时宦官和外戚两个集团交相干政,互相倾轧。造成了政治上极端黑暗和腐败。加之群雄争霸,割据战争和自然灾害频仍,人民群众灾难深重。当时的“冠门子弟,结党权门,交援求名,竞相尚爵”,而他却“闭户自守,不与之群”。表现了他青年时笃学的清明英哲之气。当时的州郡牧守,慕其才名“礼命,连武欲致之”,他以颜渊自比,断然谢绝。曹植在《与杨祖德书》中说:“今世之作进,可略而言也。昔仲宣独步于汉南,孔璋应 于河朔,伟长撤回擅名于青上,公斡振藻于海隅,德琏发迹于此魏,足下高视于上京;当此之时,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由此可见他从未从戎出仕之前在齐地青州早已享有盛名了。

投奔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