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粲

东汉末年文学家、诗赋家
[càn](公元177年—公元217年),字仲宣,山阳郡高平县(今山东微山)人。东汉末年官员,文学家、辞赋家,“建安七子”之一。[1]
王粲出身名门,曾祖父东汉太尉王龚,祖父是东汉司空王畅。王粲少有才学,受到学者蔡邕所赏识。王粲十七岁时,被朝廷征召任命为黄门侍郎,但是因为长安动乱,他都没有赴任,而是南下荆州投奔了同乡刘表。期间,王粲为刘表写下《三辅论》《荆州文学记官志》《为刘荆州谏袁谭书》《为刘荆州与袁尚书》等名篇,但是仍然没能得到刘表重用。[1][2]刘表去世后,王粲劝其子刘琮归附曹操;后来刘琮投降,王粲也归于曹操,并因此得到曹氏父子的信任,封为关内侯,历任丞相掾、丞相府军谋祭酒。这一时期,王粲受到曹丕、曹植等邺下文人的亲善与赏识,作有《征思赋》《悼夷齐文》《咏史诗》等名篇。[1][2][3][4]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魏国建立,王粲被任命为侍中,负责主持宫中的礼仪制度。[1]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三月,王粲随曹操西征张鲁,写下《从军诗》其一。[4]同年五月,曹操晋爵为魏王,王粲写下《[ruí]宾钟铭》及《无射钟铭》称贺。[2]同年十月,曹操征伐东吴孙权,王粲再次从征,并写下《从军诗》其二、其三、其四、其五。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王粲于返回邺城(今河北省邯郸市)途中病亡,终年四十一岁。[1][4]
王粲博学多识,善属文,一生所作诗、赋、论、议近六十篇,代表作有《登楼赋》《七哀诗》等,后人辑有《王侍中集》。[1][5]王粲的作品兼具功利价值与抒情言志的文学功能,整体风格慷慨凄怆,在文辞表达上精巧华丽;作为建安时代创作五言诗最多的诗人之一,王粲在创作形式上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五言体形式,推动了五言诗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发展;同时,王粲创作出的大量抒情小赋也在形式上摆脱了传统汉赋的[]臼,为抒情小赋的成熟的发展和成熟奠定了基础。王粲与曹植并称“曹王”,被认为是“建安七子之冠”。[6][7][8]不过也有后世评论家认为王粲的作品真挚有余而含蓄不足,文风较为柔弱。[9][10]

人物生平

少有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