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勃湾区

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市辖区之一
海勃湾区是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辖区。位于乌海市东北部。海勃湾一名是由蒙藏语“海若布刀亥”演变而来,意为“雄狮之湾”。截止2022年,辖1个镇,6个街道办事处。面积529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海勃湾区常住人口为339155人。区人民政府驻海北大街1号。[1][2]
1949年,海勃湾地区隶属鄂托克旗。1955年,从鄂托克旗析出成为独立地区,先后称为卓子山矿区、海勃湾市,均隶属伊克昭盟管辖。1976年1月乌海市成立,海勃湾区为乌海市辖中心区。地处鄂尔多斯高原西北部,乌兰布和沙漠南缘的中山丘陵、河谷及部分平缓起伏区内。属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气温高,大风多,日照长,干旱严重,四季分明,冬长寒冷,夏短炎热。年平均气温为10.3℃,平均年降水量只有154.8毫米。境内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已探明储量并具有开采价值的有能源、化工、建材所需的综合性配套矿产资源37种,查明的矿床、矿化点百余处。主要矿产资源有煤、石灰岩硅石高岭土、各种黏土,次之有金属矿种10余种。其中,煤炭保有储量10.4亿吨,素有“塞上煤城”之称。已查明的野生植物有297种,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沙冬青蒙古扁桃四合木半日花绵刺(又名蒙古包大宁)等。建有国家重点水利工程——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交通运输包兰铁路、110国道、109国道黄河贯穿全境。名胜古迹有桌子山岩画秦长城遗址等。[1]
2021年,海勃湾区生产总值完成320.95亿元, 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5.4%。[3]

历史沿革

海勃湾区历史悠久,早在夏商时期,这里就是北方民族繁衍生息之地。春秋时期为白翟(即[xiǎn][yǔn]之族)牧地。战国时期属林胡牧地。秦灭六国统一中原后,将中国分为三十六郡,海勃湾区隶北地郡。在此后漫长的岁月里,海勃湾区境内先后成为蒙、汉、回、满等20个民族活动的场所。到明中叶以后,海勃湾地区为鄂尔多斯部的游牧地,并一直延续到中华民国时期。[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