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岭土

一种白色松软粘土
高岭土(Kaolin,China Clay),也称脱石膨土岩瓷土观音土白鳝泥、甘土、皂土陶土白泥白石脂[1][2][3]是一种以高岭石族矿物为主组成的粘土或矿石的总称,因最早发现于中国江西省景德镇市高岭村而得名。[1][6]高岭土的概念有两个说法,一是高岭土是由高岭石族矿物为主组成的粘土岩;二是高岭土是一种岩石,其特征是其中高岭石族矿物达到有用的含量。[4]法国传教士Entrecolles在高岭村得到了高岭土,并将其送回法国,称这种粘土为“高岭土”,英文名称Kaolin。[4]
高岭土多无光泽,质纯时颜白细腻,含杂质时可带有灰、黄、褐等颜色。[7]其外观可呈松散的土块状,也可呈致密状态岩块状。其密度在2.54~2.60g/cm³之间,熔点约1785℃,莫氏硬度1-2.5。[4][8]高岭土具有较好的分散性、粘结性、电绝缘性、离子交换性和较高的耐火度。[9]一般高岭土的化学成分为:SiO2、Al2O3、Fe2O3、TiO2、(K2O+Na2O)等。[6]
全世界探明的高岭土储量约262.66亿吨,主要集中在亚洲欧洲、南北美洲大洋洲[9]高岭土可用于陶瓷、耐火材料、橡胶、造纸、油漆、水泥、石油、化工、化妆品等方面。[6]高岭土采选对环境影响主要是粉尘、噪声和破坏植被等。[10]

名称来源

高岭土因首先发现于中国江西省景德镇高岭村而得名。1712年和1722年,法国传教士Entrecolles以传教为名,在景德镇搜集制瓷的情报时,在高岭村得到了高岭土,并将其送回法国,称这种粘土为“高岭土”,英文名称Kaolin。令一种说法为1769年,德国学者Richthofe在景德镇考察时,得到了高岭土,按照音译成“Kaolin”,并将其介绍给欧洲矿物学界,因而高岭土一词才有了地质学上的定义。[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