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托克旗

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的下辖旗
鄂托克旗是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的下辖旗,位于鄂尔多斯市西部,[18]经纬度范围在东经106°41'~108°54',北纬38°18'~40°11'之间。[5]全旗东西宽188千米,南北长209千米,土地总面积20367.18 平方千米。[3]全旗常住人口16.8万人(截止2022年),[8]全旗辖4个镇,2个苏木。[6]旗人民政府所在地乌兰镇,是全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伊克昭盟西部地区的交通枢纽。[1]
鄂托克旗地处鄂尔多斯高原西部,属中温带温暖型干旱、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区。鄂托克旗以波状高原为主,呈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1800米。[4]鄂托克旗地区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西周时,鄂托克旗一带为[xiǎn][yǔn]等游牧部落的活动区,统称戎狄春秋时期,朐衍等部落游牧于旗境西南边沿。至战国时期,林胡、楼烦移居此地。隋炀帝大业元年至三年(公元605-607年)改州为郡,鄂托克旗地区分属灵武、盐川二郡。1227年灭西夏,鄂托克旗始为蒙古汗国领地。明洪武六年(公元1376年)鄂托克旗分属宁夏卫和东胜卫,隶属陕西行都司。清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清延将鄂尔多斯万户划为六个旗。民国年间仍实行盟旗制度,仍称鄂尔多斯右翼中旗。1950年2月成立鄂托克旗人民政府。[10]
鄂托克旗是以畜牧业为基础、工业占主导的多元产业集中区,是内蒙古自治区的呼包鄂协同发展战略和西部“小三角”经济圈中极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县域经济体。2022年,鄂托克旗的地区生产总值实现61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超百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2.7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8.9亿元,综合实力为中国百强县第93位、西部百强县第15位。此外,100个重点项目在鄂托克旗顺利实施,东富新能源材料等24个制造业项目、鄂尔多斯创新工厂等13个技改项目全面提速,建元府、东日铭苑等一批配套项目拔地而起,神马建元、国能蒙西等一批百亿级重点项目落地实施。[11]
鄂托克旗自然风光优美,是西鄂尔多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恐龙遗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自然属地,拥有草原、沙漠、温泉、乌仁都西峰等自然景观。鄂托克旗人文底蕴厚重,是成吉思汗圣火文化传承之乡,是阿尔巴斯白山羊绒原产地,拥有阿尔寨石窟、百眼井群等人文胜景。[11]2019年2月2日,入选2016-2018创建周期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名单。[19]2024年2月5日,被评为2023年度全市科技系统先进旗区。[20]

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