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尼斯·阿尔文

瑞典等离子体物理学家
汉尼斯·奥洛夫·哥斯达·阿尔文(Hannes Olof Gösta Alfvén,1908年5月30日-1995年4月2日),瑞典电气工程师、等离子体物理学家,因其在磁流体力学(MHD)领域的工作而获得197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描述了现在被称为阿尔文波的MHD波的类别。阿尔文在等离子体物理学领域做出了许多贡献,包括描述极光行为的理论、范·艾伦辐射带、磁风暴对地球磁场的影响、地球磁层和银河系等等。他的研究在空间科学、粒子加速器、受控热核聚变、高超声速飞行、火箭推进和空间飞行器再入制动等技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1995年逝世,终年87岁。

人物经历

阿尔文1908年出生于瑞典的北雪平,1926年进入乌普萨拉大学就读,1934年获得该校博士学位。他的论文题为“高频电磁波的研究”。而后阿尔文在乌普萨拉大学和斯德哥尔摩的诺贝尔物理研究所(后来更名为曼·西格巴恩物理研究所)教授物理学。
1940年起担任斯德哥尔摩皇家理工学院教授,1945年获得了非任命职位的电子学主席,1963年头衔更改为等离子体物理学主席。
1967年,阿尔文移居美国,在加州大学圣地牙哥分校和南加州大学执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