朵颜三卫

明朝设置的三个羁縻卫所
朵颜三卫又称兀良哈三卫,是明朝设置的三个羁[][a]卫所,由朵颜卫、泰宁卫、福余卫组成。[1][2]
明洪武元年(1368年),明军攻占元大都元朝灭亡。此后,蒙古分为鞑[]、瓦剌[b]、兀良哈[c]三部分。兀良哈游牧于今嫩江中、下游至西拉木伦河一带,由成吉思汗季弟铁木哥斡[d]赤斤后裔统治。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北元脱古思帖木儿汗被明军击溃,随后铁木哥斡赤斤的后裔辽王阿札[e]失里遣使降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明廷于兀良哈之地设泰宁、朵颜、福余三卫。在朵颜三卫建立后,其与明廷保持了较密切的朝贡关系。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太祖第十七子宁王受封于大宁,其所属就包括朵颜三卫。[2][3]建文元年(1399年),朵颜三卫投靠明成祖朱棣,南下征战。[4][5][6]明成祖朱棣夺取政权后,把大宁分给了朵颜三卫并封官赏赐,还在开原广宁两地开设互市,供朵颜三卫与明朝进行贸易。但朵颜三卫对明王朝时叛时附。明成祖亲征后,朵颜三卫对明的侵扰暂时有所收敛。明宣德年间(1426年至1435年),三卫大举南迁。泰宁卫迁至今辽宁朝阳、阜[f]新一带,朵颜卫迁至今河北长城线外,福余卫迁至今辽宁新民、彰武一带。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朵颜三卫军参与了土木堡之变。此后,朵颜三卫已完全脱离明廷控制,名存实亡。明朝末期,达延汗去世后,左翼蒙古各部纷纷南下,导致了朵颜三卫的瓦解。《清实录》及《清史稿》所载明末史实中,已无朵颜三卫字样,仅有蒙古部落出现。[7][2][8]
朵颜三卫对明朝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作为明朝外藩,朵颜三卫能抵御其他蒙古诸部,保护易受攻击的明朝侧翼。[2][6]学者高亚磊认为,明朝与朵颜三卫通过贸易,极大地促进了商品的往来,加强了彼此之间的交流和经济的发展,对三卫地区的农业开发及明朝人民的生活资料的丰富化起到了积极的影响。[5][3]朵颜三卫对明朝也有一定的消极影响,学者冯金忠认为,朵颜三卫对明王朝时叛时附,联合其他蒙古部族与明朝进行了长期斗争,一度给明廷造成严重威胁。[9][4]学者冯金忠评价,北元政权瓦解后,蒙古草原各部重新陷入分裂,分裂为三大势力集团,鞑靼、瓦剌和兀良哈。有明一代,朵颜三卫与其他二部虽同属蒙古,但却与西面的蒙古本部形成另一种存在,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成为两者争夺的目标,其地位和影响不可小觑。[4][3]

创设背景

明洪武元年(1368年),明军攻占元大都元朝灭亡。此后,蒙古分为鞑靼、瓦剌[b]、兀良哈[c]三部分。兀良哈游牧于今嫩江中、下游至西拉木伦河一带,其牧地以泰宁[g]、朵颜[h]以及福余[i]为中心,相关地区被称为山阳[j]万户。该地区部族是成吉思汗同母幼弟斡[d]赤斤家族,即元代辽王家族属民后裔,有往流[k]、兀者[l]、兀良哈[m]鄂托克族群[2][9]明王朝建立不久,为了孤立退回蒙古高原的残元势力,朱元璋即注意对北方及乌思藏地区少数民族的争取。他多次遣使到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招谕,并封官许愿,希望少数民族首领率众归附。如洪武三年(1370年)九月,朱元璋遣使诏谕辽阳等处官民。[10]东北西北及乌思藏等地区少数民族纷纷前来归附。明王朝参照卫所军制,在北方少数民族地区设立若干都司,下设卫所,以当地少数民族首领充任各级指挥官。由于这些卫所是专为笼络少数民族首领而设,与内地卫所不同,因而被称之为羁縻卫所。它具有军事性质,明王朝可以利用它来征讨“异己”;二是因明代军制规定卫所长官均可世袭,少数民族首领因此得以世袭,从而更服从明王朝的统治。[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