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诜

唐代名僧
[shēn]唐代名僧,中国禅宗静众。保唐禅派奠基人。汝南河南)人,俗姓周。[1][2][3]十三岁出家[4][5]初从玄奘习经论,后投冯茂山五祖弘忍[6]尝住资州(今四川资中)德纯寺三十余载。据近代敦煌出土的《历代法宝记》载,万岁通天二年(696)七月,则天武后诏入内,赐予达磨所传、慧能所持之袈裟。长安二年示寂,世寿九十四。著有虚融观三卷、缘起一卷、般若心经疏一卷。其弟子处寂继承了智诜的禅宗学说,并在资州德纯寺等处弘扬禅法,后处寂传法与无相禅师,无相传无住,由此开创了中国禅宗的静众。保唐禅派。

相关事件

师从弘忍
唐显庆二年(657年),智诜熟知佛教的经藏和论藏后,对日益兴盛的禅法产生了浓厚兴趣,便辞别玄奘,到荆州黄梅县凭茂山投奔禅宗五祖弘忍禅师学习禅法。智诜拜见弘忍,弘忍法师问:“你从何处来?”智诜答:“我从玄奘法师处来。”弘忍有所思,说道:“你兼有文字性啊!”因为禅宗的核心,是不列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对看重经纶文字的智诜来说,必须从此改变学佛的方法和途径。弘忍最后收下这个徒弟。智诜从此舍弃经文,一心悟禅,终于升堂入室,成为弘忍的“十大弟子”之一。
武皇赐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