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考烈王

战国时期楚国国君
楚考烈王(?—公元前238年),芈姓,熊氏,名元,又名完,[1]金文作肯,[2]战国楚国国君,公元前262年到公元前238年在位。[3]
熊元是楚顷襄王熊横之子,楚顷襄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72年),熊元作为太子前往秦国做质子,左徒黄歇侍奉熊元一起入秦。[4]楚顷襄王三十六年(公元前263年),楚顷襄王病重,熊元在黄歇的帮助下逃归楚国,楚顷襄王去世后,太子熊元继承王位,是为楚考烈王。熊元任命黄歇担任楚国相,将淮北大量土地封给他。[5]楚考烈王元年(公元前262年),楚国割让夏州[a]给秦国以求太平。[6]五年后,秦军包围邯郸赵国楚国告急求援,熊元派遣出春申君黄歇率军前去救赵国,与各国联军一起击退秦国的进攻。[7]楚考烈王八年(公元前255年),熊元派黄歇率兵灭掉鲁国[8]两年后,楚国迁都钜阳(今安徽阜阳太和县东)。[9]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41年),熊元与诸侯共同讨伐秦国,失败而归,将楚国都城迁至寿春,改名为郢都[10]楚考烈王二十五年(公元前238年),熊元去世,其子熊悍成为国君,是为楚幽王。[11]
熊元在位期间,迁都寿春(郢都),学者刘和惠认为此举扭转了楚国的衰败。[12]经济上,他支持楚国人大力开发江东,修建了一系列水利工程,提高了楚国的农业生产力。[13]军事及外交上,熊元前期主张亲近秦国,割地求和,后期他听从春申君黄歇的建议,谋求合纵攻秦,可惜未能成功。[12]战国时期秦昭襄王认为,楚考烈王思虑深远,以深谋远虑驾驭勇士,对秦国不利。[14]
2024年5月18日,国家文物局发布安徽淮南武王墩一号墓考古发掘以及文物保护重要成果,墓主人基本锁定为楚考烈王。[15]

人物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