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鲷

鲈形目慈鲷科鱼类的统称
[diāo],即辐鳍鱼纲鲈形目慈鲷科(Cichlidae)鱼类的统称,[2]截至2023年,在COL的分类体系中分为235属1700种。[10]其起源于距今1.46亿至6500万年前的侏罗纪前期。[11]现存的慈鲷主要分布在南美洲中美洲以及非洲的一些大型湖泊,如马拉维湖坦噶尼喀湖维多利亚湖,另外在以色列斯里兰卡马达加斯加印度也有分布,栖息环境多样,喜欢生活在淡水湖泊、溪流、沟渠、河口区,还可以栖息于水中的砾石堆、枯木群、石洞或水藻丛等地。[1]部分物种适应湍急水流,少数物种能适应咸水环境。[5]
慈鲷体型小,体长约0.2~100厘米左右,[8][5]嘴部可伸缩,唇厚,体被小中型鳞,[1]侧线分离或连贯。背鳍单一不断,牙齿多型,展现高适应性。[1][5]慈鲷觅食范围广泛,从藻类到小鱼均会取食,方式多种多样。[1][5]它们具有强烈的领域性和攻击性,特别是繁殖期的雄鱼会用战斗的形式来维护自己的领地。[1][12]慈鲷进化出多种交流方式适应群体生活,如视觉信号的体色和动作,听觉信号的叫声,化学信号的亲子识别等,用于传递复杂信息和协调群体。[5]
慈鲷的野生资源主要是受到同类捕食外来物种的入侵及人类对自然所做的各种活动影响。[5][4]截至2023年,慈鲷科中共有1432种被IUCN列入,其中5种灭绝(EX)、113种为极危(CR)、79种为濒危(EN)、108种被列为易危(VU)。[11][4]部分种类的慈鲷是重要食用鱼类,如罗非鱼Oreochromis mossambicus),是中国养殖规模最大的引进水产品种之一,具有较大经济价值。[13]其肉质鲜美,富含蛋白质和氨基酸,被称为“白肉三文鱼”。[14]除食用价值外,部分种类的慈鲷也是广受欢迎的观赏鱼,如七彩神仙鱼Symphysodon aequifasciata)等,[15]三湖慈鲷也是一类知名观赏鱼。[16]

起源演化

慈鲷的化石记录非常匮乏,最早发现的标本可能可以追溯到距今5700万至3700万年的始新世的北美和南美热带地区,而非洲东部的标本则可以追溯到距今2400万年左右晚渐新世和早中新世。由于这些化石都属于相对特殊化的物种,它们都需要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来发展出这些特殊化特征,来应对特定环境的挑战,因此研究者们推断慈鲷家族可能更早地就已进化出现,可能是在距今1.46亿至6500万年的上侏罗纪白垩纪岗瓦纳超大陆分裂之前。[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