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师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洛阳市辖区
偃师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洛阳市下辖区,地处河南省中西部、洛阳盆地东隅[3]。截至2021年,辖区总面积668.58平方千米,辖区内有4个街道、9个镇[12][13][2],区政府驻地于洛阳市偃师区民主路27号[10]。截至2022年,偃师区常住人口53.96万[5]
偃师区,地势南北高中间凹,地貌景观略呈槽形[14],地表形态复杂多样,大体可分为山地、丘陵坡地、平原四种类型[3]。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3][15],冬冷夏热、春暖秋凉,四季分明,雨量适宜,无霜期长[3]。偃师区历史悠久,秦时隶属三川郡,汉时隶属河南郡[16]。唐时,初属洛阳州,后归属东都河南[16]。明清时期,设偃师县,属河南行中书省河南府[1]。1948年4月偃师解放,偃师县人民政府成立[17]。1983年,划归洛阳市。1993年12月15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偃师县,设立县级偃师市[1]。2021年,撤销县级偃师市,设立偃师区[1][18]
偃师区是国家级重点开发区域[13],拥有偃师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以三轮摩托车、新能源、新材料为主导产业[19]。初步形成了以制造业为主体,围绕绿色智造、新材料、智能装备制造、新能源等风口产业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20]。2022年,偃师区生产总值完成481.9亿元,同比增速4.5%,总量和增速均居洛阳市各县区第5位,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6:53.3:42.1[5]
偃师区历史悠久,被誉为“九朝古都半在偃”,先后有夏、商、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七个朝代在此建都[8],“不食周粟”的历史故事发生在这里[21]司马光的《资治通鉴[a]也在此诞生[22]。截至2022年年末,偃师区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处[5],省、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0处[23]。区内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遗址公园为AAAA级旅游景区,并入选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5]。同时,境内还拥有河洛大鼓玄奘传说、石砚雕刻、二鬼摔跤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文化[24]。偃师区主要景区有:二里头夏都文化旅游区、玄奘故里文化旅游区、佛光峪旅游区、牛心山双龙山景区、马蹄泉旅游度假村、黄金大草原、府店车里小长城、山化地坑院等[8]

名称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