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志超

光绪年间直隶提督
叶志超(1838-1901),字冠群,号曙青[a],安徽合肥肥西县花岗镇圣井村人,清末淮军将领,光绪年间担任直隶提督、被授予荣禄大夫云骑尉世职。[2][1][3]
叶志超出生于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绰号叶大麻子、叶大呆子,自幼父母双亡,被收养在程姓舅舅家中放牛干活。[2][4]之后参加淮军跟随刘铭传征捻,以战功积升至总兵,并被赐号额图浑巴图鲁。平定捻军后留在北洋,光绪元年(1875年)署理正定镇总兵,颇受李鸿章赏识,光绪十五年(1889年)任直隶提督,后率师征讨热河教匪乱,擒教首李国珍,被赏赐黄马褂、世职。光绪二十年(1894年)奉命选带练军进入朝鲜协助镇压东学党起义,后被授为总统援朝诸军,对日作战中却虚报战况,接连失利,平壤一役全军溃败,自己则一路奔逃五百余里渡过鸭绿江。清廷得知后下令将叶志超革职,逮送京师,让刑部核实,拟定斩监候。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因皇帝大赦而被释放归家,[1][5]次年初去世[b]并被安葬于安徽省肥西县花岗镇善岗村黄老郢月亮塘上首。[1][6]
清史稿》评价他“丧师失地,遗丑邻邦,厚颜求活,最终难免律法制裁”,历史学者廖宗麟认为:“清军在平壤的败绩,根本原因在于清政府备战不足,对叶志超责备过多不公正。”不过虽然平壤战败有清政府方面的过失,但作为主帅的叶志超怯战脱逃、谎报战绩且并未主动歼敌,甚至打出白旗投降致使军心大乱,此举加重清廷对形势的误判,对此叶志超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1][6][7]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