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

春秋时期五个诸侯之长
春秋五霸东周春秋时期五个诸侯国之长的总称,也被称为“五伯”。其说法最先见于《左传》,用来描述春秋时实力最强盛的诸侯,常与战国七雄并列。[1]
春秋时期,周天子势力衰弱,诸侯国势力兴起。天子虽名义上为天下共主,但实际由诸侯王代为共主。“霸”原作伯,即为诸侯之长,能把持天子政令,召集会盟,地位显赫。[2]春秋五霸具体包含的人物历来莫衷一是,目前存在两种主流说法:一种说法认为以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宋襄公为春秋五霸;另一种说法认为以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为春秋五霸。除此之外,春秋五霸还有包含吴王夫差晋襄公晋景公晋悼公郑庄公等诸侯的其他说法。[3][4]
春秋五霸是东周时期诸侯争霸下的特定时代产物,其继承先辈的成就而励精图治,不仅把本国的实力推向巔峰,成为代周室而享“共主”之权的至尊,而且叱晓中原成为主宰时代命运主角。春秋五霸的出现,为战国时期诸侯之间的兼并战争做出前期准备。[5]

概念由来

“霸”,也作“伯”,指的是行使方伯的职责,会盟诸侯,朝见天子的诸侯。春秋时期,周天子统治力度减弱,诸侯没有共同统领,强大的诸侯通过尊王攘夷,兼并他国,改革发展等举措发展社会。此时强大的国家被称为“霸”,霸主替代部分天子的权力和责任。春秋时期霸主涌现,至战国初年,人们借用三皇五帝的说法,将春秋时期实力较强的五个诸侯,统称为“春秋五霸”。但具体包含哪五位诸侯,历来存在争议。[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