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庄公

春秋初期郑国第三任国君
郑庄公(公元前757年~公元前701年),出生于春秋时期郑国(今河南新郑附近),姬姓郑氏,名寤生,谥号为庄公,郑国第三任君主。[1][2]
郑庄公出生于郑武公十四年(公元前757年)。郑武公二十七年(公元前744年),郑庄公被确立为太子,并于同年郑武公去世后即位为郑国国君。郑庄公即位后对内平定了弟弟叔段的叛乱,对外与等邻国征伐不断,提升了郑国的国家实力。郑庄公二十四年(公元前720年)周平王去世后,郑庄公与周桓王交恶,周郑关系渐渐恶化。郑庄公三十七年(公元前707年),郑庄公在繻葛(今河南省长葛市北)成功击败周桓王率领的联军,并且郑军射伤了周桓王,令其威严尽失。[1][2][3][4]
郑庄公在位其间,对内稳定国家、积极发展商品经济,对外实行远交近攻的外交政策,增强郑国影响力,并且击败了周天子的联军,极大提升郑国的威望,使郑国取得了春秋初期的“小霸”地位。[4]
庄公四十三年(公元前701年)五月,庄公去世,享年五十六岁,安葬于今河南省新密市曲粱乡郑伯岭。[1][2]

人物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