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梭人

生活在中国西南地区泸沽湖周围的族群
摩梭人是生活在中国云南、四川泸沽湖周围的族群,根据2010年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中国境内大约有四万的摩梭人,[1]大部分居住在处于川、滇、藏三省交界处的藏彝走廊,主要集中在四川省云南省交界处的泸沽湖畔地区。摩梭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彝语纳西语的东部语言,但没有属于自己族群的文字。[2]
摩梭人的先祖是河湟地带游牧的羌人秦汉时期南迁定居在今四川盐源县地区周围。[3]经过汉晋三百余年的发展,摩梭部落的政治、经济逐渐发展起来,驱逐原来生活在毗邻盐源县宁[làng]地区的吐蕃人,世代在此繁衍生息。唐朝时期,摩梭人的聚居地处在唐王朝、吐蕃南诏三个势力之间,战乱和民族矛盾使摩梭生存艰难。[4]元朝忽必烈南征摩梭人所在的宁蒗地区,摩梭酋长投降元朝军队,未产生较大的人口和分布变动。明清时期,生活在木氏土司管辖范围中的摩梭人受先进的汉文化影响较多,从农业到工业再到文化得到了较为快速的发展,而生活在永宁阿氏土司和蒗[]阿氏土司的管辖范围内,受藏族文化影响较多,保留了较多的传统文化。[5] 20世纪50年代进行民族识别时,将云南境内的摩梭人划归为纳西族,将四川境内的摩梭人化为蒙古族[6]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扶持,摩梭人的商业经济发展起来,旅游业逐渐成为摩梭人的主要经济来源。经济发展改变了传统分工,因过去母系社会生活习惯导致的男女地位不平等现象得到改善。生活方面,摩梭人开始简化着装,住房从古朴简陋变得复杂美观。教育上1999年通过“普六”工作验收,不断探索教育方法。为了保护和宣传摩梭文化,2008年成立云南东方摩梭文化中心,开展了多项有关摩梭文化的活动。[7]
摩梭人信仰东巴教,崇尚万物有灵、灵魂不灭,带有明显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女性崇拜等原始宗教信仰。[3]同时,摩梭人也有自己的风俗习惯,他们实行分餐制,以玉米、水稻为主食,酥油茶、苏里玛酒、猪膘肉是摩梭人的特色美食[8];服饰多用棉、麻、毛等材质做成;[9]婚礼传统上实行走婚制等等。摩梭人还有属于本族群的盛大节日如三朵节和转山节,在转山节上跳的“甲搓舞”被列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10][11]

族称由来

摩梭原是汉语古籍中用来称呼分布在藏彝走廊滇川藏交接区的“纳系族群”的他称,可以追溯到汉晋时期对居住在定笮(今四川盐源)纳西人的称谓“摩沙夷”。根据《后汉书》《三国志》《华阳国志》等史书的记载,“摩梭”的“摩”是“牦”的同音字,与牦牛羌有关,牦牛羌是古代羌人的一支,以长于畜养牦而著称。“梭” 意为“人”或“族”,摩梭即和牦牛有关的民族。[12]汉字是象形文字,不是拼音文字,所以在标写“摩梭”这个称呼时在汉语中没有标准的相对应的字,所以不同朝代采用的汉字各不相同,东晋《华阳国志》写作“摩沙”;唐代蛮书》等史书写作“磨些”或“么些”;元代称呼较多如“摩些”“摩娑”“末些”等等,所以“摩梭”有多种他称。[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