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菜

十字花科芸薹属植物
芥菜,学名:(Brassica juncea (Linnaeus) Czernajew),又名盖菜、苦芥、大叶芥菜、油芥菜雪里蕻等,是十字花科Brassicaceae芸薹属Brassica)的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1]根据用途和形态将其分类为四大亚种:种芥、叶芥、根芥和茎芥[4]。芥菜分布极广,原产于亚洲,后传播至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和澳大利亚各大陆板块栽培[2]。在中国,芥菜原产于西北地区,后沿长江黄河传播至各省广泛栽培[4][5][6]。芥菜多生长于冷凉湿润的平原或低丘陵地区[6][7][8]
芥菜株高30-150厘米,常无毛,带粉霜,有辣味;茎直立,有分枝。基生叶宽卵形至倒卵形,大头羽裂,或不裂,边缘均有缺刻或牙齿,叶柄具小裂片;茎下部叶较小,边缘有缺刻或牙齿,有时具圆钝锯齿,不抱茎;茎上部叶窄披针形,边缘具不明显疏齿或全缘。总状花序顶生;花黄色;萼片淡黄色,长圆状椭圆形,直立开展;花瓣倒卵形。长角果线形,果瓣具1突出中脉。种子球形,紫褐色。花期3-5月,果期5-6月[1]
芥菜种子含油量高,是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可制成植物油供食用[9][10][11];而芥菜中还含有硫葡萄糖[gān],具有辛辣味[12],各国家根据不同饮食习惯对其产生了不同的加工食用方式,如制成芥末、梅干菜、雪菜泡菜[13][4][14][15][16][17]。不仅丰富了饮食,还有利于推动各地芥菜产业转型和规模化发展[18][19]。而芥菜抗逆性、竞争力强,富含有机营养和植物抗菌化学物质[20][21]在土壤生态修复、农作物肥料施用和病虫草害防治上均具有重要的农业生态应用价值[22][23][24][25]。此外,芥菜还可作为替代原料制成生物燃料生物柴油以实现其最大的使用价值[26][27]

起源

芥菜(Brassica juncea, 2n = 36, AABB)是通过Brassica rapa(2n = 20, AABB)和Brassica nigra(2n = 16, BB)种间杂交获得的异源四倍体[2]。对于芥菜的起源研究具有两个主要的分岐点,一个是关于芥菜的起源中心,有三个观点分别是中国中亚中东;另一个是关于芥菜是否为单一起源[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