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蛾科

鳞翅目下一科昆虫,为常见的农林害虫
夜蛾科学名:Noctuidae),是鳞翅目下一科昆虫的统称。[2]在中文中,该科昆虫被统称为夜蛾,英语中则称之为“noctua”“owlet moth”“eulen”等;均突出地体现了其夜间活动的习性。[1]夜蛾科幼虫又被称为“夜盗虫”。[4]因“夜蛾”这一名称在分类学意义上略显笼统,造成了该科分类历史上长期的混乱,至今未形成公认的分类标准,[1]本文采用的生物物种名录(COL)中的数据,其下共包括18亚科1683属14818种①,[2]为鳞翅目中的第三大科。[6]夜蛾科昆虫是重要的农林害虫,为害对象极广,包括各种农业作物、经济作物等,[9]常见害虫种类有棉铃虫黏虫草地贪夜蛾斜纹夜蛾等。[10][11]
夜蛾科昆虫具有极为广泛的地理分布,除南极洲外,它们几乎遍及全球各地,[6]八字地老虎(Xestia c-nigrum)甚至分布在北极圈内;[12]其适应了从湿润到极度干旱的多种生境,在热带以外的地区尤其丰富,这一现象与一般生物多样性纬度增加而减少的规律相反。[6]夜蛾科昆虫是完全变态昆虫,一个世代包括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1]成虫体型通常中等,翅展从12mm到280mm不等;寒冷地区的物种体色通常较暗,而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物种则色彩较鲜艳。翅膀分前翅和后翅;[1]翅形除常见的三角形外,还有宽刀形、窄带形、枯叶形等。[13]成虫刺吸果汁、取食花蜜、刺吸血液、吸食泪液和汗液等;[7]幼虫的食性复杂,包括植食性、肉食性和腐食性等。[1]成虫寿命通常4~20天。[1]
在众多陆地生态系统中,夜蛾科昆虫作为食草动物和腐食动物,在生态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幼虫和成虫也是许多昆虫食性动物重要的食物来源。此外,生物医学研究人员利用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开发了有效的流感疫苗和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疫苗。[6]但其危害也不容小觑,中国农业农村部将草地贪夜蛾、黏虫Mythimna separata)、劳氏黏虫(Leucania loryi)正式列入一类农作物病虫害名录。[14]而鸟灰翅夜蛾(Spodoptera ornithogalli)被欧洲地中海植物保护组织(EPPO)添加到了其预警的有害生物名单中。[15]防治夜蛾科害虫常用的防治方法包括化学防治、物理防治、基因防治、[16]生物防治等,且生物防治日益成为一种具有可持续策略的防治手段。[17][18]

起源与演化

夜蛾科是鳞翅目(Lepidoptera)中的第三大科,除了已经描述的物种外,还有数千种尚未命名的物种。[6]作为当今最多样化的生物群之一,鳞翅目在化石记录中相对较少,其起源和辐射最早可以追溯到中生代。而在北美洲Magothy组(主要分布于美国东部,尤其是新泽西州马里兰州的部分地区,由沙岩、页岩和煤炭等沉积岩层组成)发现的一颗夜蛾科昆虫卵的化石表明,鳞翅目的主要进化分支可能早在中到早中生代就已经开始分化,而夜蛾科至少在白垩纪就已经存在。[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