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
植物保护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于植物生产类专业,一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农学学士学位,始建于1924年。[2][3]2012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版)》中,植物保护专业代码为090103。[4]
植植物保护专业是以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农业生态学、信息科学为基础,研究有害生物的发生发展规律并提出综合治理技术的学科。主要培养具备植物保护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从事植物保护技术研究、农产品有机安全生产技术应用推广、农用化学品研发及营销、进出口植物的安全生产监控及植物产品的检疫或报检、植物有害生物疫情监测与控制、现代植物保护和植物检疫技术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应用性专业人才。[5]毕业生可以到农林类企业从事植物保护、病虫防治等工作或到检验类事业单位从事农产品安全与检验、农药残留分析相关工作。[2]
截至2025年5月,中国有61所本科院校开设该专业。[1]截至2024年12月,植物保护专业的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为5000-6000人。[5]

专业发展

植物保护学科主要是由植物病虫害专业发展而来的。学位制度恢复前一些农业院校的植物保护学科已包含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和植物化学保护三个专业。[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