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触媒

具有光催化功能的半导体材料
光触媒(Photocatalyst)是光(Photo=Light)和触媒(催化剂catalyst)的合成词,是一类以二氧化钛Titanium Dioxide,TiO₂)为代表的具有光催化功能的半导体材料的总称。光触媒技术称为纳米光催化技术,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5]半导体二氧化钛由于具有良好的生物和化学惰性、高介电常数和催化活性、低成本、无毒以及对光腐蚀有很好的稳定性等优点,被认为是光触媒的代表。[6][1]其原理是用二氧化钛纳米技术处理作为光触媒,在紫外光作用下产生光氧化还原能力,使微生物和化学污染物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以达到对环境污染微生物和化学污染物的净化作用。
光触媒在防污、抗菌、脱臭、空气净化、水处理以及环境污染治理等方面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且能作为食品药品添加剂,经过美国FDA认证,非常安全,对人体无害。[7][8]能作为光触媒的材料众多,除了二氧化钛(TiO₂)外、还有氧化锌ZnO)、氧化锡(SnO₂)、二氧化锆(ZrO₂)、硫化镉CdS)等多种氧化物硫化物,它们多为n型半导体材料,其中二氧化钛是世界上最当红的纳米光触媒材料。[9][10]

发现历史

20世纪20年代,人们发现涂料中的TiO2具有使颜料褪色的“钛白”现象,这是最早观察到的光催化现象。光催化有关的最早文献是1921年瑞士人Renz的报道,随后,有关二氧化钛光化学性质引起了许多深入研究。20世纪50年代这一领域的研究兴趣转向了ZnO,大量工作主要是关于ZnO光照表面形成H2O2的研究。1972年,日本的Fujishima及Honda在《Nature》刊物上首先发表了以二氧化钛阳极、铂(Pt)为阴极光电化学电池,在光的照射下,将水电解氧气氢气,光催化和光电催化的研究才受到广泛关注,人们将这种现象命名为Honda-Fujishima效应。当时由于第一次石油危机的关系,如何利用太阳能由水制造出氢气,是一项全球重视的研究方向。在这股风潮下,20世纪70-80年代人们对半导体光化学的了解有了长足的增进,同时也促成了半导体光催化的发展。1977年Frank及Bard报道了以二氧化钛为光触媒可以把水中的氰化物Cyanide)分解的研究报告,更把二氧化钛光触媒的应用朝环保方面推展,并发现其他半导体化合物如ZnOCdS、Fe2O3和WO3等同样适用于光催化反应中。80年代末至90年代末期,光催化研究取得两个重要突破:一是1991年Graetzel等提出了染料敏化纳晶TiO2太阳能电池的新概念;一是1997年Fujishima等发现了TiO2表面光诱导的双亲特性。90年代末,一方面主要通过掺杂、修饰等方法研制宽谱响应的第二代TiO2光催化剂,另一方面是设计高效宽谱响应的新型半导体光催化剂,复合金属氧化物In1-xNixTaO4是这一阶段的标志性研究。[4][11]
经过多年发展,光触媒材料种类大大丰富,由传统的无机TiO2发展到Bi系含氧酸盐、Fe2O3ZnOZnSCdS等其他半导体无机金属化合物,再到g-C3N4高分子聚合物等不含金属的光催化材料,到[bèi]酰亚胺有机半导体光催化材料的出现;由一元光催化剂到二元/多元复合光催化剂;由单紫外光响应的光催化剂发展到可见光甚至全光谱响应的光催化剂;由单一功能光催化剂发展到多功能光催化剂,半导体光催化剂材料的研究得到了长足的进步。[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