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剧

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
晋剧,即中路梆子,是山西省的代表性剧种,为山西省的四大梆子之一。晋剧流传于山西中部和北部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包头地区,尤其盛行于太原附近、晋中一带。晋剧的唱腔构造属于板腔体,分为“乱弹”“腔儿”“曲子”三类。[1][4][5]
晋剧的起源在清代咸丰年间,源于蒲州梆子,在清道光、咸丰年间已经盛行。其在发展过程中吸收晋中地区民歌、秧歌等民间艺术韵调,风格特具。有上路调和下路调之分,上路调为北路梆子,下路调为中路梆子。辛亥革命以后中路梆子兴盛,遂以山西梆子专指中路梆子,新中国成立后则称晋剧。60年代出现单纯强调唱现代戏的倾向,使大批老艺人无用武之地,提前退休或改行,使许多优秀传统剧目失传。进入80年代,政府号召振兴晋剧。[1][4][5]
晋剧的行当有“三大门”(须生、正旦、大花脸)与“三小门”(小生小旦、小花脸)之分,各行均有专工戏。晋剧的表现技巧多姿多态,独具特色。[líng]子功、帽翅功、梢子功、[rán]口功、椅子功、水袖功、脚尖功、喷火功、杠技、甩纸幡,堪称晋剧十大绝活儿。晋剧传统曲目有《打金枝》《秦香莲》《梵王宫》《算粮》《杨门女将》《三疑计》《白虎鞭》《玉棋子》《七堂会审》《王昭君》等。[4][5][3]
2006年5月20日,晋剧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为Ⅳ-18。 晋剧的特点是旋律婉转、流畅,曲调优美、圆润、亲切,道白清晰,具有晋中地区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自己独特风格,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重要的思想价值观念。[1][5][2]

名称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