孛儿只斤·拖雷

元太祖成吉思汗的幼子
孛[bó]儿只斤·拖雷(1191年[a]—1232年[b]),蒙古语原名ᠲᠤᠯᠤᠢ,意为“镜子”,别名图类 、元睿宗 、也客那颜 、兀鲁黑那颜。是成吉思汗第四子,元太宗孛儿只斤·窝阔台之弟,元宪宗蒙哥、元世祖忽必烈伊利汗国建立者旭烈兀之父,是大蒙古国宗王,被尊称为“也客那颜”。[1][2]
拖雷从小就跟随成吉思汗在外征战。元太祖八年(1213年)七月,成吉思汗讨伐金国,拖雷率中路军,一路攻破今河北山东的诸多郡县。太祖十四年(1219年),拖雷再随成吉思汗西征,攻陷不花剌[là](今乌兹别克斯坦第三大城市)、撒麻耳干(今乌兹别克斯坦第二大城市)等城池。太祖十七年(1221年),拖雷领兵攻克安狄枯(今阿富汗的安德胡伊)、马鲁(今土库曼斯坦马雷)等地。太祖二十二年(1227年)七月,成吉思汗去世,拖雷获得了成吉思汗留下的大部分军队。后来,由于忽里勒台[c]尚未召开,新大汗之位未定,拖雷受命监国两年。兄长窝阔台即位后,下令东征,拖雷随行。在征战过程中,拖雷带领四万精兵,在右路牵制南宋,为主力部队东进提供了保障。[7]元太宗四年(1232年)九月,拖雷病逝,享年四十一岁。1251年7月1日[d]元宪宗蒙哥即位后,追尊拖雷为皇帝,为拖雷追上尊谥庙号,庙号睿宗谥号英武皇帝。[2]至元三年(1266年)元世祖忽必烈将父亲拖雷的谥号由英武皇帝改谥为景襄皇帝。至大二年元(1309年)武宗海山为拖雷加上尊谥仁圣,从此之后,拖雷的谥号变为仁圣景襄皇帝。[4]
拖雷能文能武,在军中极有威望,得将士爱戴,成吉思汗的亲军常常交由他统领和指挥。他喜欢汉文化,主动接受汉化教育,这直接影响着蒙哥和忽必烈。拖雷一生随父兄征战,战功巨大,是大蒙古国的优秀的军队领袖,带领军队攻下不少城池,但是他经常对占领之地实行屠城。[2]

人物生平

随父征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