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族长鼓

起源于印度细腰鼓的朝鲜族混合击膜鸣乐器
朝鲜族长鼓,朝鲜语称“卜”,汉语称“杖鼓”或“两杖鼓”,起源于印度细腰鼓,公元4世纪时,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中原地区,是一种具有朝鲜族特色的混合击膜鸣乐器。它是朝鲜族打击乐中唯一能够独立、 准确、完整地演奏各种 “长短”的乐器,因此也被称为朝鲜族的 “长短乐器”。[2][3][4]
朝鲜族长鼓构造独特,是一种鼓腔为木制,外形呈圆筒状,两头大中间小,左右两端均蒙上皮革的双面鼓。它用五线记谱,无固定音高,左端能发出柔和、深沉的低音,右端能发出清脆、明亮的高音,能根据不同的演奏需求来调节鼓皮的张紧度,从而发出不同的音色。演奏时将鼓横挂胸前,或放在木架上,左手拍鼓,右手执竹片敲击,由舞者边舞边击。常用于歌、舞伴奏和器乐合奏,也可作为节奏乐器使用,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常用来表现轻快、欢乐的情绪。主要流行于中国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河北等省区,其中以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较为流行。2008年,吉林省图们市朝鲜族长鼓舞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5][6];2014年,朝鲜族长鼓舞被评为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3][4][7][8]

历史

朝鲜族长鼓起源于印度的细腰鼓,大约在公元4世纪时,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中原地区,后来又东传朝鲜成为古代细腰鼓的变体;隋唐时期,中国还没有将其命名为长鼓,但已经在宫廷音乐中使用,中原地区称其为“都县鼓”“毛员鼓”和“腰鼓”;宋代文献《乐书》,以及沈括的《梦溪笔谈中将其称为腰鼓,并且描绘了它的形制特征和演奏方法;元代时,文献《元史·宴乐之器》《元史·礼乐志》对杖鼓的记载较为详细,既记载了形制特征,也记载了演奏方法;元代以后,杖鼓逐渐在中国中原地区消失,只在朝鲜族人民中流传,也改名叫长鼓,广泛运用于农乐舞队里,由长鼓手击打,起伴奏和渲染气氛的作用。[2][3][9]
20世纪初期,朝鲜族长鼓以独立的表演形式从农乐舞里脱离出来,每逢节日庆典,朝鲜族人民都会跳长鼓舞;20世纪50年代,朝鲜族长鼓第一次登上舞台进行表演,从而扩大了它的影响,让世人所熟知;20世纪60年代,在朝鲜族长鼓独舞的基础上发展出长鼓表演,其鼓技精湛,能表达人们喜悦、欢快的情绪。[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