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栓塞

严重分娩期并发症
羊水栓塞(amniotic fluid embolism,AFE),是由于羊水进入母体血液循环,而引起的肺动脉高压低氧血症、循环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以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的过程,是极其严重的分娩并发症,发病率1.9-7.7例/10万次分娩,死亡率19-86%。[1]
1941年,医生斯坦纳(Steiner)和卢斯堡(Luschbaugh)等人在死亡孕妇的血液循环中找到羊水有形成分,命名该病为“羊水栓塞”,[4]1995年,医生克拉克(Clark)等人研究发现羊水栓塞与过敏性疾病更相似,故建议将羊水栓塞更名为“妊娠过敏样综合征”。[5][4]羊水栓塞病因未明,但可能与羊膜腔内压力过高、血窦开放、胎膜破裂等因素有关,高龄初产、经产妇、宫颈裂伤、子官破裂、羊水过多、多胎妊娠、子宫收缩过强、急产、胎膜早破前置胎盘子宫破裂剖宫产和刮宫术等均可能是诱发因素。[1]
典型羊水栓塞特征有骤然出现的低氧血症低血压和凝血功能障碍,也称为“羊水栓塞三联征”。具体临床表现包括前驱症状、心肺功能衰竭和休克、凝血功能障碍、急性肾衰竭等脏器受损等。一旦出现羊水栓塞,处理原则是维持生命体征和保护器官功能,抗过敏、纠正呼吸循环功能衰竭和改善低氧血症、抗休克、防止DIC和肾衰竭发生等,采取支持性和对症性方法,各种手段同时进行。[4][1]预防手段包括通过正确使用缩宫素,防止宫缩过强、人工破膜在宫缩间歇期进行、产程中避免产伤、子宫破裂、子宫颈裂伤等。[1]

命名

1926年,医生迈耶(Meyer)首次描述1例年轻产妇在分娩时突然死亡的典型症状,直至1941年,医生斯坦纳(Steiner)和卢斯堡(Luschbaugh)等人在死亡孕妇的血液循环中找到羊水有形成分,从而命名此病为“羊水栓塞”。[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