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酯纤维

有较好抗皱性和保形性的合成纤维
[zhǐ]纤维(Polyester Fibre)是一种主链含有酯基的聚合物合成纤维,由有机二元酸二元醇缩聚而成的聚酯经熔融纺丝和后处理所制得。工业中通常指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作为原料生产的纤维,按其原料的英文名缩写简称为聚酯纤维。[5][6]聚酯纤维的中国商品名称是涤纶,俗称“的确良”,在合成纤维中发展最快,产量居于首位,[7]最早由温菲尔德和迪克森成功地制造出有实用价值的聚酯纤维。[4]聚酯纤维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回复性,面料挺括不起皱,经久耐穿,抗皱性和保型性好等优点,但其吸湿性低,不及天然纤维好,染色性不良,易起毛起球、易产生静电等。[8][9]聚酯纤维可以通过直接酯化聚酯法、酯交换聚酯法和环氧乙烷法等方法进行合成制造,应用于制作民用和工业织物,如衣着用织物、装饰用织物、工业用毛毯、轮胎帘子线、绳索、传送带和织造布原料等。[10][11][12]

历史沿革

早在1894年,德国科学家沃尔兰德(Vorlander)首次用丁二酰氯[dīng èr xiān lǜ]和乙二醇制备了低相对分子质量的聚酯,[10]1898年,德国化学家恩克思(Einkorn)和美国科学家卡罗瑟斯(Carothers)分别合成了聚碳酸酯和脂肪族聚酯。然而,这些早期的聚酯材料作为纺织纤维的用途非常有限。[13]
1928年,美国杜邦公司卡罗瑟斯开始对脂肪族二元酸和乙二醇的缩聚进行研究,并最早使用聚酯制成纤维。1931年秋,卡罗瑟斯美国化学会正式发表其研究成果,这项研究最早证实了聚酯可以制成纤维。1941年,英国卡利科印染工作者协会(Calico Printers Associ-ation,CPA)的温菲尔德(Whinfield)和迪克森(Dickson)进一步研究聚酯,制成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成功地制造出有实用价值的聚酯纤维,在当时被命名为特丽纶(Terylene),1942年,CPA取得专利权。[4]
1946年,美国杜邦公司购买了CPA的聚酯纤维专利,并开始工业化试验。1947年英国帝国化学工业公司Imperial Chemical Industries,I.C.I)从CPA购得全球(除美国以外)专利权,1949年,I.C.I公司率先在英国实现工业化生产。1953年,杜邦公司建成世界上第一个聚酯纤维生产厂。[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