苻生

五胡十六国时期前秦第二位君主
苻生(公元335年—公元357年),字长生,略阳郡临渭县(今甘肃省秦安县)人,氐族。苻生是五胡十六国时期,前秦开国皇帝苻健的第三个儿子,前秦的第二位国君,在位三年时间。[1][2][3]
苻生年幼时瞎了一只眼,本来没有机会继承帝位。献哀太子苻苌[a]战死,苻健听信谶纬之言,立苻生为太子。前秦皇始五年(公元355年)六月,苻健病逝,苻生继位为帝,改元寿光。[2][3][4]苻生在位期间,曾发兵河西,迫使前凉称藩朝贡;派兵抵御前燕进攻,遣将活捉前燕将领慕舆长卿;又遣将击败并斩杀羌族首领姚襄,收降羌族。[2][3][4]
苻生继位后尽诛八位顾命大臣,滥杀无度,以致众叛亲离。前秦寿光三年(公元357年)六月,东海王苻坚联合苻法吕婆楼等将领发动政变,苻生被废黜为越王,苻坚夺位,成为前秦第三位国君。苻生遭到囚禁,不久被杀,终年23岁,谥号为“厉王”。[2][3][4]
历代史书详细记载了苻生暴虐无道、残忍嗜杀的事迹,将其视为昏君、暴君。[2][5]但后世史家如刘知几吕思勉等持怀疑态度,认为史书中对苻生昏聩暴虐的描述夸大其词,是苻坚篡位后对他故意抹黑丑化的结果,将苻生视为昏君、暴君,有失公允。[6][7][8]

人物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