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凉

十六国政权之一
前凉是十六国时期在今天的河西地区出现的以“凉”为国号的割据政权,以姑臧城(今武威)为都城[1]从永宁元年(301年)张轨前往河西任职,到太元元年(376年)前凉灭亡,前凉政权共经历了76年,前后历五世九主,是十六国中享国最久、历世最长的政权。[3][4][5]
晋惠帝永宁元年(301年)张轨被命为护羌校尉凉州刺史,带领全家前往河西任职,在位期间的一系列措施为后来的前凉政权打下基础。张轨死后,他的儿子张寔张茂先后掌管凉州,在此期间,前凉的割据政权逐步形成。前凉在张[shí]之子张骏时期(324—346年在位)达到强盛阶段。由于当时“士马强盛、刑轻国富”,西域诸国纷纷臣服,其疆域一度囊括今天甘肃青海宁夏以及新疆的大部分地区。为管理西域广大地区,前凉依照西晋旧制,在楼兰(今新疆若羌)设西域长史,在高昌(今吐鲁番)设戊己校尉。至此,前凉的国力、经济、文化走向繁盛,成为当时中国北方除石勒建立的后赵以外最大的割据政权。东晋永和九年(353年),张骏之子张重华病逝,张重华年仅10岁的儿子张曜灵继位。张重华庶兄张祚乘机杀死张曜灵,夺取王位。一年以后张[zuò]被杀,张祚死后,七岁的张玄靓张瓘挟持上国主之位。不久,张祚弟张天锡又伺机夺位。前秦建元十二年(376年),苻坚大军攻至姑臧,张天锡“素车白马”投降了前秦,后被送至长安。至此,前凉灭亡。前凉被灭后,张天锡的儿子张大豫企图复国,被吕光所杀。[1][6][7]
前凉政权在礼仪、官职、刑律、兵制、财政等方面基本都承袭汉晋政权形式,而少有变动。[8]前凉重视文教事业,将“文治兴邦”和“教化齐俗”相结合。[9]经济上重视农业,军事上采取“东守西进”的战略。[10][11]前凉时期儒学兴盛、佛学盛行。艺术成就较多,在音乐、舞蹈、绘画等方面都有一定成就。[12]

国号

前凉得名于地区名。十六国时期,曾出现五个以“凉”为国号的割据政权,为作区分,分别称之为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