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勒

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奴隶皇帝
石勒(公元274年-公元333年),上党武乡(今山西榆社县西北社城)人,羯族后赵开国皇帝。其祖父石耶奕于、父亲石周曷朱,是匈奴旁枝羌渠部落中的小头目。[1][3]
石勒作为匈奴旁枝羌渠的后裔,早年间被贩卖为奴。永安元年(公元304年),石勒投奔刘渊,展露其军事才能,屡次帮助刘渊击败晋军,助刘渊称帝。石勒在刘氏手下南征北战,宁平城之战剿杀了东海王司马越的军队,东擒苟晞,北取王浚,西逐刘琨,南举[yǎn]豫,实力大增,控制着并、幽、冀三州,后阻止东晋祖逖北伐。在晋元帝太兴二年(公元319年)称赵王,建立后赵。太和二年(329年初),石勒率军攻下洛阳,俘获前赵皇帝刘曜,灭前赵。晋成帝咸和五年(公元330年),石勒登基称帝,改年号为建平。称帝后他制定五品官制,鼓励百姓发展农业生产,重视教育,法律建设,北方社会暂时得到稳定发展。[1][2][4]
建平四年(公元333年),石勒去世,享年六十岁,在位时长十五年,谥明皇帝,庙号高祖,虚葬于高平陵。《晋书》作者房玄龄曾称石勒“虽曰凶残,亦一时杰也”。[1][2]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