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徵

初唐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
魏徵(公元580年-643年),简化字为“魏征”,字玄成,祖籍巨鹿郡下曲阳县(今河北晋州西)[1]。初唐宰相,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1]
魏徵出生名门望族,早年家道中落,喜好读书,好纵横之说。隋末投奔瓦岗军,但未得重用。后跟随李密部归降唐朝,并自请安揖山东徐世勣归唐。后因窦建德攻陷黎阳,魏徵被窦建德俘虏后得授起居舍人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窦建德兵败,魏徵又再次归唐,入李建成麾下授太子洗马,辅佐李建成并献策平定刘黑闼玄武门之变后,唐太宗李世民不计前嫌,礼遇魏徵授其谏议大夫,诏其安抚河北的李建成、李元吉旧部。贞观元年(公元626年)升尚书左丞。贞观三年(公元629年)迁为秘书监,校定古籍,并开始参预朝政,得唐太宗器重。贞观七年(公元633年)升任侍中,负责门下省事务。贞观十年(公元636年)正月,《隋史》等史书魏徵历时8年领编修撰完成,授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等。魏徵曾自以无功于国两次辞官,但唐太宗均不允,自比良匠魏徵为金矿。六月,终允其辞去侍中,又拜为特进,任知门下事。除了陪伴君侧,魏徵为官期间还写下大量奏疏,如《论时政疏》《谏太宗十思疏》《十渐不克终疏》《论御臣之术》等,并劝谏唐太宗要注意言行一致,居安思危,同时以“至公”思想推行偃革兴文,劝谏唐太宗效仿圣哲,主张王道仁政君主德治,广开言路,同众大臣共同辅佐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2][3]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魏徵又受诏成为太子太师教导太子。[4]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魏徵去世,享年六十四岁。获赠司空相州都督谥号“文贞”,陪葬昭陵,后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四位。同年,因受太子谋反案牵连,唐太宗命人推倒魏徵墓碑,取消魏徵长子与公主婚约。后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唐太宗因感念魏徵的劝谏之心,又复建其纪念碑。[5][6]
魏徵曾领编修撰《群书治要》及《隋书·经籍志》,其上疏谏言多见《贞观政要》,后世辑存有《魏郑公文集》《魏郑公诗集》等著作。[1]魏徵对各史皆“多所损益,务存简正”,使这“五史”皆获“时称良史”的赞誉。[7]世人曾评价魏徵“一代名相”“千秋金谏”“人镜”。[5]学者赵才萱在《大唐名相魏徵传》中评价魏徵堪称中国君主专制时代罕见的功勋卓著的政治家,是诤臣良臣的杰出代表。[8]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