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

中国湖南省岳阳市的古城楼
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岳阳楼街道[5],地处洞庭湖长江之畔,建造在古岳阳城岳阳门之上,与黄鹤楼滕王阁蓬莱阁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名楼[c]”。[1][8][9][10][11]
东汉建安十九年(214年),横江将军鲁肃始建阅军楼,即岳阳楼之前身;两晋南北朝时,称巴陵城楼;唐初称南楼,诗仙李白在诗中首称岳阳楼后沿用;现存岳阳楼主要系清光绪六年(1880年)重建。在历史上,岳阳楼因独特的地理位置、壮阔的自然风光、宏伟的建筑构造而闻名,历代文学名家如张九龄孟浩然、李白、杜甫韩愈白居易等都曾登临岳阳楼,并留下众多名篇佳作,为岳阳楼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北宋岳州太守滕子京修岳阳楼,邀好友范仲淹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更使得岳阳楼成为勤政爱民、心忧天下的政治象征。[3][12][1][9]
因大火、战乱等原因,岳阳楼在历史上被屡毁屡建,历经了由军事楼到城门楼再到观赏楼的演变,现为国家AAAAA级景区“岳阳楼-君山岛”的重要组成部分。主楼坐东朝西,楼高19.72米,楼阔深各三间带周围廊,进深14.56米,宽17.24米,占地面积251平方米,顶覆琉璃黄瓦,为三层、四柱、飞檐盔顶式纯木结构楼阁建筑。主楼周围有现代修建的一片中式园林。[4][13][8]
1988年1月,岳阳楼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2005年1月30日,岳阳楼入选湖南十大文化遗产[14]

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