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

北宋文学家范仲淹散文作品
岳阳楼记》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受友人滕子京的嘱托,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所写的一篇记,全文共三百六十八字。[1][2]
在以范仲淹为首的知识分子不满当时大官僚地主,多提出政治改革但被迫离开朝廷的时代背景下,范仲淹在邓州参考同样被贬的滕子京派人送来的《求记书》《洞庭秋晚图》写下了《岳阳楼记》。[3][4]《岳阳楼记》通过写岳阳楼的景色,以及将自然界的晦明变化、风雨阴晴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起来,揭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也表达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爱民情怀。[1]
岳阳楼记》以丰富的结构层次、生动的语言特色和“记事”“写景”“议论”于一炉的写作手法,充分体现了范仲淹的悲喜情怀和忧乐精神。[3][5][6]体现了范仲淹无论是在朝中春风得意,还是遭贬黜失意,始终以天下为己任,时刻想着为国家社稷尽忠,为天下苍生尽力的社会责任感。[7][5]
《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影响深远,这种忧患意识与责任意识是中国仁人志士的高尚情怀,对后世的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8]《岳阳楼记》被选入初中教学素材,使得初中语文教学不仅可以实现课程目标,还能完成价值观教育的任务。[9][10]2023年,为纪念《岳阳楼记》,岳阳将每年的农历九月十五日被设立为“岳阳楼日”。[11]

创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