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亭区

中国山东省枣庄市市辖区
山亭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省枣庄市所辖的一个区。山亭区位于枣庄市东北部。东邻苍山县费县平邑,西邻滕州市,北与邹城市接壤,南与市中区薛城区毗邻。地处北纬34°54′00″至35°19′20″和东经117°14′00″至117°44′20″之间。[2]东西最宽处39千米,东南西北斜长47.5千米,总面积1019平方千米。[2]山亭区辖1个街道、9个镇。[4]2022年年末常住人口39.98万人。[6]政府驻地于山亭区山城街道府前路13号。[11]
山亭区属于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地势东高西低,呈自然倾斜状,东部为海拔500米左右的低丘陵山区,西部为海拔100米以下的冲积平原[2]山亭区春秋战国时期属小邾国郳国)。秦汉之际始设为县,划分合乡县山亭,山亭之名沿袭至今。隋唐两代,山亭属沂州琅[]合乡县。元代,山亭区全境属山东西路。明清时期,山亭区全境属山东省济宁府(后属兖州府)。1983年为加强对“山、老、边、穷”地区的扶持,以原枣庄市齐村区北部的6个公社和滕县东部的8个公社区域组建枣庄市山亭区。[1]
山亭区发展特色农业,做优做强薯类产业。建设省级现代农业(甘薯)产业园生态种植基地,通过“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薯类作物种植面积达3.5万余亩,产值突破5.88亿元。拥有各类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企业(业户)236家,已成为薯类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的集散地,是鲁南地区农业产业中主导产业,极大地带动了镇域经济的发展。[15]2022年山亭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3.15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6.3:33.8:49.9。[9]
山亭区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是文明礼仪之邦,历史文化源远流长,[1]中华民族颜氏、倪氏的发源地。山亭土陶艺术起源于5600年至4300年前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被评为山东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区、山东省社会文化先进区、连续三届“山东省民间文化艺术(土陶艺术)之乡。[16]山亭区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山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山东省乡村旅游示范区等。近年来,山亭区以绿水青山为底色,探索了一条“生态固本、业态增效”的特色旅游发展模式。山亭区共有国家A级景区15个,其中国家4A级景区5个。[17]

地名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