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源

明代官员
王源(1376~1455)是明代官员,原名王原楚,字启泽,号韦庵,福建龙岩人。他于永乐二年(1404年)中进士,历任河北深泽知县、翰林左春坊、卫府纪善、松江府同知、吏部郎中、潮州知府等职。他一生勤政清廉,深得民心。著名学者陈白沙将他治潮的政绩与韩愈相提并论,认为他“驱冥顽之鳄,造广济之梁,其事显于为人,不可诬矣。”《明史》将他列为循吏。王源著有《韦庵集》、《书传补遗》、《家礼易览》、《异端辨》等书。

人物生平

明朝永乐二年(1404)举进士,初选翰林院庶吉士,由庶吉士累官刑部郎中。后授保定府深泽县县令。任深泽知县时,修学校,筑长堤,劝民嫁娶,革争财俗。坐事被逮,民争先输纳,得赎还。因常上书论事,被征召入都对策。时有一僧人受宠于皇帝,干预朝政。王上书劝皇帝勿行苛政,勿滥用武力。他说,如爱好异端邪说,正道就会泯灭;听信邪[]之言,就听不到忠诚正直的言论。帝大怒,将其下狱。后遇赦,复为深泽县令,上任不久,县内闹饥荒,王擅开仓赈济灾民,被捕。深泽县民争先捐物、服役,为其赎罪洪熙元年(1425)被举为春坊司直郎,当诸王子的侍读。后外迁松江府同知,上书减免积欠的赋税数十万名,严惩地方恶霸,平反冤狱。不久,王源还乡为母服丧。服丧期满,任刑部郎中英宗即位,正统元年(1436)任潮州知府,惩治贪官污吏,修学宫、办教育,建广济桥,筑长堤(潮人谓之王堤),以防水患。修广济桥,立“潮州知府王源除怪石”碑。杖死一同。其子告状,被逮入京,潮人相率叩宫门,复官。久之,乞休。[1]

人物著作

王源著有《韦庵集》、《书传补遗》、《家礼易览》、《异端辨》等书。[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