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东糖

由麦芽等食材制作的甜品
关东糖是一种古老的传统名点,也是祭灶神的供品。它又称灶糖、大块糖、麻糖,是用麦芽、小米熬制而成的糖制品。据清人写的《燕京岁时记》记载,清代祭灶时,供品中就有“关东糖”、“糖饼”。在东北的农村、城市里,大街小巷、街市上,都有小贩叫卖:“大块糖,大块糖,又酥又香的大块糖。”关东糖一般有三寸长,一寸宽,扁平,呈丝条状,乳白色,新做的大块糖放在嘴里一咬,又酥又香,有粘性,有一种特殊风味。关东男女老少都十分喜爱这种糖,但是它只在小年前后才有出售。有人说关东糖是用白糖加淀粉加水加淀粉酶酿熬而成,但是这个说法尚未得到证实。[1]

传承与发展

农历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城里和农村,家家吃饺子、喝酒,庆贺如同大年(春节)。
大块糖
在关东的农村,过小年这天,还有一项特别的祭礼活动,送灶王爷升天。旧时,不论贫富,只要是顶门成家过日子,就要在锅台上边的墙上,供奉灶王爷的尊像,在像的两边贴副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每家都把灶王爷奉为神明,由它来主宰一家兴衰祸福,由于四季常住灶间,察看一家人的活动,自然成为“一家之主”。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就开始祭灶活动,成为天子的五祭之一。汉代以前的文字记载称其为灶神。唐以后又称其为灶君。至于灶王、灶王爷的说法是唐朝以后民间的说法。使他的职称与称呼合为一体,成为令人敬畏、惹人喜爱,又让人怕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