黠戛斯

唐朝对古代居住叶尼塞河上游一带民族的称呼
黠戛斯(突厥语:Qïrqïz,Kirγiz),是唐代生活在今叶尼塞河流域的北方民族[1][xiá]戛斯地处回纥西北三千里,约当今叶尼塞河上游。汉作鬲昆,又作隔昆,或坚昆;南北朝至隋作护骨,或结骨、契骨、纥骨;8世纪中叶鄂尔浑突厥文碑作Qïrqïz,唐朝通用的汉译名是黠戛斯,或纥拖斯[2]。黠戛斯族源中包含一部分汉人及丁零血统。在人口变迁的历史过程中,黠戛斯的语言发生了重大变异,原属印欧系的塞语被丁零人所操的西支阿尔泰语所取代,黠戛斯便成为了操突厥语的民族之一[3]
黠戛斯人赤发皙面,也有黑发之人,传说为汉代李陵之后。黠戛斯人服饰是富贵之人穿貂皮、戴帽子,君长阿热(黠戛斯的首领或君主)是冬天戴貂帽,夏天戴金扣帽,阿热以下的贵族们则戴白毡帽[4][5]。黠戛斯人主要从事游牧,兼营渔猎,也有少量的农业。黠戛斯人擅长冶金术,信仰萨满教,称为“甘”。15世纪以后,黠戛斯人被准噶尔人驱逐出七河流域(巴尔喀什湖以东,伊犁河等七条河流流程区域),迁到中亚费尔干纳一带。18世纪中叶,清朝平定准噶尔,部分黠戛斯人返回七河流域故居[2]

历史

公元前99年,大汉武帝贰师将军李广利率三万铁骑出征匈奴。两军在天山相遇,随即摆开战场。为减轻正面战场的压力,骑都尉李陵主动请缨,要求领五千步卒从居延海以北深入敌境,开辟第二战场,牵制匈奴军队。李陵部队行军一个月后,与匈奴单于率领的八万骑兵在浚稽山展开激战,十天共斩杀匈奴骑五万余人。最后因李陵寡不敌众,矢尽粮绝,李陵被俘投降,投降匈奴后,与他不和的公孙敖有一次出征匈奴无功而返,便诬陷李陵传授兵法给匈奴单于,并准备侵犯汉朝汉武帝一听勃然大怒,下令将李陵一家灭门。直到后来汉朝遣使匈奴时,才弄清楚教兵法给匈奴的并非李陵,而是另一位降将李绪。灭门之痛,使李陵决意留在匈奴。单于对李陵十分器重,不仅把女儿嫁给了他,还封他为右校王。李陵在匈奴生活了二十余年,于公元前74年病故。星移斗转,华夏人历史的车轮驶入了唐朝。公元648年,一支来自唐朝西北数千里、今俄罗斯叶尼塞河上游地区的黠戛斯朝贡团,在其酋长失钵屈阿栈率领下,抵达了唐朝首都长安。黠戛斯酋长一行受到了唐太宗的热情款待。宴会上,酋长开怀畅饮,请求归属唐朝。唐太宗当即同意在黠戛斯辖地设立坚昆都督府,隶属燕然都护府,封黠戛斯酋长俟利发为左屯卫大将军、坚昆都督。此后百余年,黠戛斯一直同唐朝保持着友好关系。公元708年黠戛斯遣使访唐时,唐中宗旧话重提:“尔国与我同宗,非它蕃比。”使者感动得连连顿首。事实上,黠戛斯还是唐朝最为信任的蕃邦,多次参加唐朝打击后突厥的 军事 行动。唐玄宗曾在《征突厥制》诏书中称赞黠戛斯军队“弧矢之利,所向无前”。突厥势力称霸漠北草原时,与黠戛斯人冲突不断。突厥势力灭亡后,回纥人成了漠北草原的雄主,黠戛斯人又长期与回纥人对抗。公元755年,安史之乱*,回纥人出兵助唐平乱。黠戛斯人趁回纥人后方空虚,发兵攻打回纥人。公元758年,回纥人从唐撤军后,集中兵力突袭黠戛斯人。黠戛斯人惨败,“自是不能通中国”。不过,黠戛斯人并没有从此没落,而是励精图治,致力于民族复兴。公元840年,黠戛斯人终于迎来了翻身的机会。当时回人发生内乱,黠戛斯人趁机出兵,一举消灭了回鹘汗国,成为漠北草原上的新雄主。重新崛起的黠戛斯人很快又恢复了同唐朝的藩属关系。公元843年二月,黠戛斯使者注吾合素来到长安,请求册封可汗。三月,唐武宗任命太仆卿赵蕃为安抚黠戛斯使,携带《赐黠戛斯可汗书》出使黠戛斯。这封国书据说是由宰相李德裕起草的。公元845年,唐朝拟遣使册封黠戛斯可汗为“宗英雄武诚明可汗”,后因唐武宗驾崩未能成行。公元847年,唐宣宗册封黠戛斯可汗为“英武诚明可汗”。

世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