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名著:医学正传

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名著:医学正传
《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名著:医学正传》,又名《医学正宗》,是由明代虞抟(天民)于正德十年(1515年)编撰的综合性医书,共8卷。书中首列“医学或问”51条,旨在阐发前人“言不尽意之义”。虞氏以朱震亨为宗,参以张机孙思邈李杲等家之说,选其方之精粹者,次于丹溪要语之后。并结合家传经验、临床体会及学术见解,对经典著作及前辈医学家的论点进行了纵横评述。书中介绍了伤寒温病、内科杂病、妇、儿等73种病证,收集了1000余方,对每一病证分列“论、脉证、方治”,或附医案。虞氏对咒禁、巫术、以运气推算病期、病证和治法等持批判态度。现存明万历年间刻本及17世纪日本刻本等,1949年后有排印本出版。

内容简介

《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名著:医学正传》为明代虞抟编著,是一部中医综合性著作。《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名著:医学正传》系作者摘取《内经》《脉经》之要旨,旁采历代医学之宏论效方,秉承家传,傍通已意而成。全收共八,内、外、妇、儿、口齿各科俱备。收载近百种病证,每病为一个门类,病下设论、脉法、方法几个项目,有理,有法,有方,有药,有按,有案。其论治伤寒仲景,内伤宗东垣,杂病尊丹,旁征博引,参以已见,为一部具有实用价值的中医古籍。书中论述每种病证基本上包括“论”“脉法”“方法”“医案”四方面内容,总集各医家一千余医方。凡方法,伤寒一宗张仲景,内伤一宗李东垣小儿科多本于钱仲阳,其余诸病悉以丹溪要语及所著诸方冠于其首。次以刘、张、李三家之方,选其精粹者继之于后。外有诸家名医有理妙方,又采附于其末,以备参考。作者在“医学或问”中对前人某些错误论点进行了批判,如对所谓“鬼胎”,指出“所谓鬼胎者,伪胎也,非实有鬼神交接而成胎也……有道之士,勿信乎邪说之惑焉!”又如对古代咒法及巫师巫婆治病,指出:“古有龙树咒法之书行于世,今流而为师巫,为降童,为师婆,而为扇惑人民、哄吓取财之术。噫!邪书惟邪人用之,知理者勿用也。”此外,对有人主张“以病者所生年月日时,合得病之日期,推算五运六气,……谓某日当得某经,某经当用某药……不须问证察脉,但推算病在此经,即用此经之药”,指出“此马宗素无稽之术,而以世之生灵为戏玩耳!”表明虞氏对某些人以运气推算病期、病证和决定治法的主张是持批判态度的。

序言

夫医之为道,民命死生所系,其责不为不重。籍或不经儒术,业擅偏门,懵然不知,正道不反,几于操刃以杀人乎。粤自神农尝百药,制本草,轩岐着《素问》,越人作《难经》,皆所以发明天地人身阴阳五行之理,卓为万世医家祖,不可尚已。厥后名医代作,蹑圣门而探玄微者,未易悉举。又若汉·张仲景、唐·孙思邈、金之刘守真、张子和李东垣辈,诸贤继作,皆有着述,而神巧之运用,有非常人所可及也。其所以辨内外、异攻补而互相发明者,一皆祖述《素》《难》而引伸触类之耳。其授受相承,悉自正学中来也。吾邑丹溪朱彦修先生,初游许文懿公之门,得考亭之余绪。爱自母病,刻志于医,求师于武林罗太无,而得刘、张、李三家之秘,故其学有源委,术造精微。所着《格致余论》《局方发挥》等编,皆所以折衷前哲,尤足以救偏门之弊,伟然百世之宗师也。东阳卢和氏类集丹溪之书为《纂要》,俾医者出入卷舒之便,其用心亦勤矣,以愚观之,犹未足以尽丹溪之余绪。然丹溪之书,不过发前人所未发,补前人所未备耳,若不参以诸贤所着,而互合为一,岂医道之大成哉。愚承祖父之家学,私淑丹溪之遗风,其于《素》《难》,靡不苦志钻研,然义理玄微,若坐丰 ,[dài]阅历四纪于兹,始知蹊径。今年七旬有八矣,桑榆景迫,精力日衰,每憾世医,多蹈偏门,而民命之夭于医者不少矣。是以不揣荒拙,锐意编集,以成全书,一皆根据乎《素》《难》,综横乎诸说,傍通己意,而不凿以孟浪之空言,总不离乎正学范围之中,非敢自以为是,而附会以误人也,目之曰:医学正传,将使后学知所适从,而不蹈偏门以杀人,盖亦端本澄源之意耳。高明之士,幸毋[qiào]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