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从正

金代医学家、古代四大名医之首
张从正(公元1156年-公元1228年),男,字子和,自号戴人,金睢州考城张老庄(今兰考县小宋集北四里北沙岗)人,金代医学家,金元四大家之一,“攻下派”的创始人。[1][2]
张从正学习并推崇刘完素的学术观点,通过临床实践,大胆革新,提出治疗一切疾病,[2]创立了独特的“汗、吐、下”攻下法,成为“攻邪派”的鼻祖;[3]主张治疗以食补为主,并反对乱用温热药物峻补的方法;[1]张从正根据《内经》理论,结合自己的经验,提出了针刺放血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是对《内经》针刺放血的一大发展。[2]
张从正一生著述颇多,最著名的是他弃官后与学生麻知几、常仲明等于公元1220年前后,共同写成的《儒门事亲》一书,共15卷,取名的用意是:儒者能明事理,事亲的人就应当知医道。他在前人理论与临床的启示下,为纠正时弊,提出一整套攻邪祛病的理论,为中医的治疗学充实并丰富了许多内容,成为一代名医,在中国医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为中国医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1]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