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牵

清朝历史人物
蔡牵(1761年—1809年)是清朝时期的海盗领袖,福建同安人。[1]他在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因饥荒而下海为盗寇,率领近万人之众驰骋于闽、浙、粤海面,劫船越货,封锁航道,收“出洋税”。[2]嘉庆七年(1802年),他率船队攻打厦门海口的大、小担山,登岸夺炮13门。[3]嘉庆九年(1804年)蔡牵驶至台湾鹿耳门,在浮鹰洋面破温州镇水师,后被浙江提督李长庚在定海洋面击败。第二年,蔡牵自称镇海王,率领船队驶入台湾凤山(今高雄),包围台湾府城。[4]嘉庆十年(1807年)李长庚与福建水师提督张见升在广东黑水外洋合击蔡牵,蔡牵在只剩大船三艘的情况下于船尾发炮,击杀李长庚。嘉庆十四年(1809年)李长庚部将王得禄邱良功分任福建、浙江提督,相约合兵围攻蔡牵于浙江台州渔山外洋,蔡牵因寡不敌众,开炮自炸座船。与妻小及部众250余人沉海而死。蔡牵对当时华南与台湾社会具有重大影响力,许多地方土豪、世族都向他缴交保护费,保持密切关系。他曾在沪尾(今台湾台北淡水区)建立政权,年号光明,号镇海威武王,并持有「光明正大」玉玺,建国之后长期与清军交战,然先盛后衰,最终在与清将王得禄、邱良功的一场海战中彻底败阵,以自己的火炮炸船自杀。[5][6]

简介

蔡牵家境贫寒,幼丧父母。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因饥荒而下海为盗寇,船帮驰骋于闽、浙、粤海面,劫船越货,封锁航道,收“出洋税”。嘉庆七年(1802),率船队攻厦门海口的大、小担山,500余众登岸,夺炮13门。清廷命浙江水师提督李长庚赴闽造大舰30艘,铸炮400余门往攻。次年初,蔡牵在浙江普陀海面遭李长庚袭击,败退福建海面,仅余船24艘,处境不利,遂向闽浙总督玉德诈降,又用厚金贿赂闽商更造巨艇,恢复作战能力。九年夏,移屯台湾海面,集大船80艘,突入福建海面,击杀温州总兵胡振声,焚其战船26艘。清廷命李长庚率闽浙水师往攻,在浙江海面击败蔡牵。十年冬,蔡牵欲取台湾建立据点,聚战船百余艘,先攻占台湾淡水、凤山(今高雄)等地,得当地民众支持,队伍发展至2万余人。蔡牵被推为镇海王,率船队驶入台湾凤山(今高雄),包围台湾府城。清廷急调广州将军赛冲阿为钦差大臣赴台督办军务,命李长庚水师3000渡海入台镇压义军。蔡牵沉舟鹿耳门港,阻滞清军舰船。十一年初,李长庚分路围堵鹿耳门及其附近港口,阻止义军突围。蔡牵趁海潮骤涨、沉舟漂起之际,夺航路突围至闽、浙海面。十二年底,在广东黑水外洋迎战李长庚及福建水师提督张见升,受挫后仅剩大船三艘、小船十余艘。清军乘胜追击,并以火攻船挂住蔡牵座船后艄,蔡牵于船尾发炮,击杀李长庚。张见升畏怯,遂退出战斗。蔡牵移师远海休整。清廷命王得禄邱良功分任福建浙江提督,合兵围攻。起义军长期作战,伤亡甚重,内部分裂。十四年八月,蔡牵与清军闽浙水师连续交战于浙江渔山外洋,遭清军围击,寡不敌众,发炮自裂座船,与妻小及部众250余人沉海而死。

历史事件

漳州有句俗语“卡野蔡牵。”意思是指责对方比蔡牵还要凶狠。蔡牵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呢?蔡牵是漳浦海下人,家里贫穷,每天走街串巷,挑担叫卖土虾母为生。一次,在社里富户钟姓门口卖土虾母,不小心,溅了一点卤汁在钟姓的纺绸裤上,被钟姓的指着鼻子臭骂一顿,非叫他用舌头舔干净不可。他受此侮辱气愤不过,心想:空有一身本领,却受人欺凌咽不下这口气,于是下决心铤而走险。第二天,故意再到钟家挑衅,把整桶土虾母扣在姓钟的头上,然后快意地拍拍衫裤就下海聚众起事了。蔡牵的船帮驰骋于闽、浙、粤的洋面,劫船越货,封锁航道,坐收“出洋税”,没有他的令旗,商船休想平安通行于台湾海峡。他还攻打台湾鹿耳门,洗劫官仓里的几千石粮食,用来周济他的会帮。清朝曾派兵舰围剿他,反被蔡牵击败,他打败了浙江总兵胡振声所带领的闽浙两省水师,还用大炮打死了浙江提督李长庚,从此声威大振。嘉庆十三年(l808年)蔡牵举起反清复明的旗号,率领船只攻打台湾,占据沪尾(今台北县淡水镇),奉明正朔,建元“光明”,祭告天地,散札设官,自称“镇海威武王”,威胁到艋[jiǎ](今台北龙山区)、府城(今台南市)一带,全台为之震动。清朝政府见形势严重,命令闽浙水师提督王得禄,浙江提督邱良功,集两省兵舰,入台征剿。蔡牵战败退走,王得禄督师穷追不舍。蔡牵的座船驶到温州的黑水洋,船底漏水,无法逃脱。他不愿投降,就引炮把自己的座船炸沉,全家沉入海底。这支海上武装就这样复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