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觊

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
卫觊(155—229年),字伯觎(出自《华芳墓志》,名字取觊觎。《三国志》中做伯儒当是觎儒二字近音同音弄混之故,当从墓碑),河东安邑(今山西运城)人。是汉建陵哀侯、汉景帝丞相卫绾的后裔,东汉贤士卫暠的曾孙。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也是曹魏政权中颇有见识的政治人物[1]
卫觊少年早成,很早就以才学著称,曹操司空时,就任他为属吏。先后任过县令、治书侍御史等职。在卫觊镇守关中时,从百姓无法谋生转为投靠各部落将领的现状中看出继续发展下去将会导致强敌弱本的后患,提出了盐为“国之大宝”的宏论,促成了官营河东安邑盐池的制度,凸显出他忧国忧民的胸襟和治国兴邦的才略。为曹操平定中原,进而抵定关中做了有益的准备[2]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卫觊少年早成,以才学见称。曾任曹操司空府的属吏、茂陵县令、尚书郎。公元199年(建安四年),官渡之战即将爆发,但此时荆州刘表答称支持袁绍,而关中诸将亦保持中立,坐观成败。曹操益州刘璋与刘表有嫌隙,命卫觊为治书侍御史,出使益州要刘璋出兵牵制刘表,以避免刘表出兵扰乱后方;但当卫觊经过长安时知道入益州的道路已被阻塞,唯有留在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