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菌目

担子菌门伞菌纲下一目真菌
1
2
多孔菌目(Polyporales),又称非褶菌目(Aphyllophorales)[1],是担子菌门伞菌纲中重要的一类[2],包含在明显子实层中形成无隔担子,但一般不形成菌褶的一类真菌[7]。例如在中国广泛分布的灵芝科灵芝属树舌,其常单生于乔木木桩或活的立木上[8]。多孔菌目真菌在医药[3][9]、食用[4]、工业生产[5]和生物治理[10][11][12]等方面具有显著价值。
多孔菌目从革菌目演化而来,产生无隔担子,与伏革菌目和褐褶菌目关系较近[13]。多孔菌目真菌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处,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机构(GBIF,Global Biodiversity Information Facility)数据库收录了其下29科24属4310种[2]
根据子实体形态多孔菌目真菌被称为多孔菌、鸡油菌、齿菌、珊瑚菌及伏革菌等[7]。多孔菌目真菌的子实层通常位于子实体的一侧(单侧)或整个表面(两侧)[14]。子实层平滑、起皱、疣状、齿状、多孔或呈层状,如果子实层内存在孔或层,那么子实体的质地可能是纸质的、革质的或木质的[14][15]
多孔菌目真菌在自然界中以有性生殖为主[16],少数种例如耙菌科囊孔菌属的Flavodon ambrosius可通过产生节孢子进行无性生殖[17]子实层中的担子经过核配减数分裂产生担孢子[18]。担孢子为生活史的起点,其生活史和典型的担子菌门真菌生活史一致[16][19],分为二倍体时期、单倍体时期和双核期[20]。多孔菌目真菌的营养方式包含三种,分别是专性腐生、兼性腐生和兼性寄生[21][22][23]
多孔菌目中较多物种具有药用价值,被收录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等著作中[3][24]。其营养价值丰富具有独特风味可成为食用佳品[4]。在工业生产中,多孔菌目真菌的提取物被用于生产保健品和化妆品,提升食品营养价值[5]。此外,多孔菌目真菌可被应用于降解农业残留物[10][12]、有机污染物[11]合成染料[25][26],并在抑制植物病原菌和病毒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或可成为生物防治手段的一部分[27][28][29]。然而,多孔菌目中存在部分真菌会对植物和建筑木材构成危害[6],例如柄杯菌科残孔菌属的二年残孔菌以及拟层孔菌科薄孔菌属白薄孔菌和棉絮薄孔菌[30]。部分种类还具有毒性,例如硫磺菌硫磺菌属哀牢山㶷孔菌和环纹㶷孔菌[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