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牢山

中国云南省中部的山脉
哀牢山(彝文:ꀆꇆꁧ[9];英文:Ailao Mountain[1]),位于中国云南省中部[10],地处东经100°16′~103°32′和北纬22°29′~22°50′之间,总面积近1万平方千米,最高峰大磨岩峰海拔3166米[2][11]。它属于云岭向南的延伸,不仅是云贵高原横断山脉的分界线、元江阿墨江分水岭[10],还是云南省东、西部气候的分界线[12]
哀牢山是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碰撞和俯冲的产物[11],形成于中生代燕山运动时期,到第四纪喜马拉雅运动时期,形成了深度切割的山地地貌[3],地势由西北向东南缓倾弥散[13]平均海拔2500米[7]。哀牢山气候垂直分布明显,从山麓至山顶依次为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气候[4]。山区河流属元江水系,主要河流有南恩河、棉花河等[14]。哀牢山是世界同纬度生物多样化、同类型植物群落保留最完整的地区。有绿孔雀黑长臂猿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和以“植物活化石梭罗树为首的千余种高等植物[11]
170万年前,哀牢山东北部的楚雄州就已经出现了元谋人活动,当地先民在2500年前的春秋时期创造了青铜文化,西汉中期开始被划入越嶲益州二郡[15]。哀牢山不仅有南恩瀑布、茶马古道土司府等自然和人文历史景观,当地的彝、哈尼、回等民族还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16][17][18]彝族花鼓舞、哈尼族的棕扇舞已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19][20]。哀牢山享有“大自然的博物馆”“生物物种基因库”的美称,1992年被列为联合国“人与生物圈”森林生态定位观察站[21]。2013年,哀牢山的哈尼梯田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5处世界遗产[22]

命名

《华阳国志·南中志》中记载“永昌郡,古哀牢国。哀牢,山名也”。哀牢山得名于古哀牢国。古哀牢国是公元前5世纪生活在怒江澜沧江之间以今[měng]掌为中心的原始部落。公元前1世纪,汉武帝扩张版图征服云南,把此地称之为哀牢国,而如今的哀牢山是当时哀牢国的东段界山,哀牢山由此而得名[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