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无知论

东晋佛教学者僧肇创作的经书
《般若无知论》作于404年《大品经》译出之后,现载于《[zhào]论》中,[1]僧肇参与《大品经》译场时从罗什讲经的过程中直接解悟的内容。是东晋佛教哲学家、理论家僧肇阐述般若“性空”学说的论述性著作《肇论》“三论”(《物不迁论》《不真空论》《般若无知论》)的其中之一。[3][4]其作者僧肇是中国东晋佛教学者、僧人,鸠摩罗什的得意门生,罗什门下“四圣”或“十哲”之一,被称为“法门龙象”“解空第一”。[4]
般若意为无上智慧,是禅修、成佛的关键所在,是六度之中最为重要的,是诸佛之母。所谓六度(布施、持戒、忍、精进、定、智慧也称般若),即指六种从生死彼岸到达涅繁彼岸的六种方法和途径,般若波罗蜜是梵文的音译,译为智慧度或智度,般若译为智慧。[2]这一文章的要点是传输般若无相无知的道理,也就是通过对般若性质的解说,宣扬佛的神秘应化的宗教行为,指出人们成佛的道路和方法。文章讨论了般若有相无相、有知无知的问题,论述了所谓观照育种性空,追求佛教最高境界的可能和途径,论证了人类认识的不可能。不真实和不正确,这就涉及主体和客体,即主观认识能力和客观认识对象的关系等认识论问题。[5]
僧肇标志着中国佛学研究的一个重大的转向,即对老庄和玄学家们所讨论的一些主要问题从新的立场上作了重释,不再是简单地以道解佛,而是反过来以佛解道。僧肇般若思想是对两晋大乘空宗般若学的总结,同时又是对其师罗什所介绍的新的大乘空宗般若学的弘扬,可称之为中土三论学的开创。[2]

名称释义

“无知"不是不知, 而是不以常知(经验认识)为知。它是僧肇大力宣讲的大乘中观般若学理解世界和表达佛教真理的方法。般若无知是指,大乘般若智不同于一般所说的知识或认识(俗见)。一般所说的知识或认识,以承认现实世界的真实性为前提,以认识现实世界的属性、关系、本质和规律为目的,大乘般若智不认可现实世界的真实性,认为人们以常识所认识的现实世界是一一个假象的世界, 对现实世界的认识或知识是虚假的知识,此种虚假的知识不是智慧。所以, 大乘般若智以破除人们的俗见或常识为目的。换句话说,日常的认识以“有知”为目的,佛家宗教智慧以破除“有知"进达于“无知”为目的,冥觉世界本无,万法皆空,本无一物可知, 所以叫般若无知。[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