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嘴龙科

爬行纲鸟臀目下的科
鸭嘴龙科(拉丁学名:Hadrosauridae)属于鸟脚亚目的一个科,其种类多样,包括埃德蒙顿龙副栉龙等。这类恐龙主要分布于亚洲、欧洲北美洲白垩纪[1]晚期地层。鸭嘴龙科是从侏罗纪[2]晚期至白垩纪早期的禽龙类进化而来,体型与之相似。该科内有两个亚科,分别为赖氏龙亚科和鸭嘴龙亚科。

形态特征

鸭嘴龙科因其头部形状酷似现代鸭子而得名。其中一些物种,如大鸭龙,其头颅前端呈现出扁平宽阔的喙状嘴,这使其能够轻松撕下森林中的树叶和树枝。鸭嘴龙科恐龙的牙齿与禽龙科的牙齿相似,齿冠较长。然而,不同于禽龙科,鸭嘴龙科恐龙每侧下颌骨上有数百颗牙齿。这些牙齿通过骨组织紧密相连,形成了搓板状的切割面,用于处理由角质喙获取的食物。这种牙齿结构使鸭嘴龙科恐龙能够应对更硬的食物,如多纤维植物甚至是树枝。科学家认为,这种牙齿结构是鸭嘴龙科在白垩纪繁荣的一个重要因素,相比之下,蜥脚类恐龙仍然需要胃石帮助消化食物。单个牙齿由牙本质和釉质构成,釉质表面通常呈现菱形,且有一条纵向棱线将其分为大致对称的前后两部分。各牙齿边缘和釉质表面的纹理各异,有的光滑,有的带有瘤状突起。下颌牙齿齿列的舌面部分,釉质表面聚集成棋盘状,一颗牙齿的齿根被紧随其后的另一颗牙齿的齿冠完全遮盖。相反,上颌牙齿齿列中,除最后一颗外,其他牙齿的釉质表面都几乎完全被前面的牙齿覆盖,且不存在下颌牙齿那样的棋盘状表面。下颌骨的舌面很薄,在化石保存过程中常破裂,露出板状的齿根区域。上颌骨中未见此现象。鸭嘴龙科恐龙的牙齿列弯曲,不像植食性哺乳动物那样垂直于牙齿轴线,而是与牙齿轴线成一定角度。因此,上下牙齿的切割面近乎垂直而非水平,牙齿的功能主要是剪切而非研磨。弯曲的齿列与相应的齿列相互配合,构成了高效的进食机制。在齿列中,中间的牙齿大于两侧的牙齿。

分布范围

鸭嘴龙科恐龙的化石分布在亚洲欧洲北美洲白垩纪晚期地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