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龙科

爬行纲鸟臀目
禽龙科(Iguanodontidae)是鸟脚下目的一科,属于坚尾类(Styracosterna),生存于白垩纪早期到中期,分布于今日的亚洲欧洲、非洲、以及北美洲等地。最著名的属是禽龙,是最早被命名的恐龙之一。禽龙科具有过渡的外形,以及许多衍化的特征。它们的脊椎上有骨化肌腱,前上颌骨缺乏牙齿,颌部具有齿系,固定的胸骨,胸骨的形状为肾脏状到斧状。禽龙科可以用二足或四足方式移动。某些属的拇指具有尖刺,可能作为武器,而中间三指可用于行走,小指可用来操作物体。禽龙科的头骨下颚结构允许进行称为横向咬合的强大咀嚼运动,这一特点,加上它们的双侧牙齿咬合,使它们在草食动物中非常有效。
禽龙科是非常繁盛的鸟脚类恐龙之一,属于坚尾类的一个派生类群。它们体形庞大,身长达5~10米,属于大型恐龙。禽龙科恐龙主要生活在侏罗纪晚期到白垩纪早期,个别种类延续到白垩纪晚期。它们具有特化的五指型的手,拇指矛状,中间的三个指具有蹄状爪,最后的第五指非常细小。这样的手相当适用于抓握物体。禽龙科包括有6个属:弯龙属、禽龙属、无畏龙属、穆塔巴若龙属、康纳龙属和原巴克龙属,其中的弯龙属是它们当中最原始的一个属。禽龙科的系统发育尚无定论,最常被认为是拟单系群,与鸭嘴龙科(Hadrosauridae)有关,尽管一些研究者主张将其视为单系群。

形态特征

禽龙科的头骨下颚呈现凸曲面,从口吻延伸到眼眶后方,头骨在眼眶上方形成一个大致平坦的平面。禽龙科的上颌骨大致呈三角形,相当平坦,骨壁较厚。上颌骨的延长是这个家族的特征。禽龙科的下颚骨也非常长,朝头骨后方变得越来越厚。从上颌骨伸出的一对骨突分别插入颧骨和泪骨。禽龙科的颧骨有着特别深的裂缝,用于调节这种接触。泪骨突构成了减小的眶前窗的前缘。禽龙科通常在每个位置只有一颗牙齿,尽管也有例外。最原始的例子有13颗上颌齿和14颗下颌齿的位置。更进化的形式每排有更多的位置。例如,伯尼萨特伊氏(I. bernissartensis)能容纳多达29颗上颌齿和25颗下颌齿。禽龙科在下颚合拢时上颌齿和下颌齿之间有接触。它们的牙冠唇面(外侧)有厚厚的珐琅质层,从牙冠基部开始有一个强壮的主脊,还有锯齿状的边缘。这个家族的大多数成员的上颌齿冠呈矛尖形。牙齿的唇面有一些凹槽,而舌面光滑。禽龙科已经失去了前颌齿。
禽龙科的前肢第二、第三和第四个趾部紧密在一起。在某些情况下,可能第三和第四个趾部被皮肤层结合成一个结构,这是四足动物运动的一种特化适应。此外,腕骨融合成一个块状,拇指骨融合成尖刺状。在禽龙属中,第五个趾部又长又灵活,可以对立。在后肢上,第二、第三和第四个趾部宽而短,有钝爪,类似蹄。